游客
题文

以下是关于豌豆(2n=14)的相关研究。
(1)豌豆基因组计划应测其体细胞中____条染色体上的碱基序列。
(2)早春豌豆栽培时,农民常在田地上铺一层黑色塑料薄膜,再在薄膜上打一小孔播种豌豆。这样做的好处有:①有效防止杂草;②提高豌豆根系周围温度,增强         ,从而促进根系对土壤无机盐的吸收。
(3)将长势一致、健壮的豌豆幼苗随机均分为甲、乙、丙三组,分别置于人工气候室中,控制不同条件培养(其他条件适宜)。一段时间后,测得豌豆幼苗叶片的叶绿素a、b含量及其他相关数据如下表。为验证乙、丙两组豌豆幼苗叶片色素含量的变化情况,应进行以下操作:

①用无水乙醇分别提取乙、丙两组豌豆幼苗叶片色素;
②利用     法分离所提取的色素;
③观察比较乙、丙两组滤纸条上呈           色的色素带的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高等动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基本形式包括神经调节和激素调节,分析回答问题:
(1)在反射活动中,兴奋以的形式沿着神经纤维传导。
(2)在相邻的神经细胞之间,兴奋可由由一个神经元的传到下一个神经元的
(3)人脑是整个神经系统最高级的部位,是人脑特有的高级功能。
(4)为验证甲状腺激素的功能,有人设计了如下的实验方案:
步骤一:选两只的未成年狗,编号甲、乙。
步骤二:将甲狗的甲状腺手术切除,在乙狗与甲狗颈部的同一位置做相同的手术切口,但不摘除甲状腺,并将两只狗的伤口缝合。
步骤三:两只狗在相同且适宜的条件下喂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并比较两者发育状况和活动状况的差异。
试分析以上实验,并回答以下问题:
① 步骤二中对乙狗进行相同切口手术的目的是排除
② 有人认为以上实验只能说明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与腺体有关;若要进步证明甲状腺激素的功能,你还需要增加怎样的后续步骤?
步骤四:

下图代表自然界中处于不同分类地位的6种体现生命现象的单位。图中I、Ⅱ、Ⅲ、IV绘出了各自区分其他种生物的标志结构,请回答。

(1)I、Ⅱ、Ⅲ与IV比较,共同具有的膜结构是,共同具有的无膜的细胞器是
(2)Ⅲ属于细胞。判定图中I所示的是动物细胞而不是高等植物细胞的主要依据是
(3)请列举出图中I代表的细胞在有丝分裂前期,发生的三种显著的形态结构变化:① ;② ;③
(4)如果I代表的细胞发生了癌变,细胞表面会发生什么变化,使细胞间黏着性减小,导致癌细胞容易在有机体内分散和转移?

如图为人体神经元细胞模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综合国力的根本是人才,孩子生活在刺激丰富的环境中,结构F的数量将(填“增加”或“减少”)。说明条件反射的形成能明显影响结构F的数量,从而有利于智力开发。
(2)图中C→D过程体现了细胞膜的结构特点。
(3)神经细胞因具较多的,使其细胞相对表面积大,并使其与信息传导(传递、交换)功能相适应。
(4)结构F中的信号传递方式为→电信号
(5)结构D中的液体为,C释放出来的物质是

疫苗对预防传染病具有重要意义。为研制抗某种病毒的灭活病毒疫苗,研究人员设计实验方案如下:
(1)制备疫苗
将纯化的某种病毒在特定的___________中培养、增殖。收获病毒后用灭活剂杀死,但要确保灭活病毒的抗原性物质不被破坏且能被免疫细胞识别。这样得到的灭活病毒即为本实验所用的疫苗。
(2)用实验动物检测疫苗刺激机体产生抗体的能力
①实验原理:通过接种疫苗,灭活病毒进入实验动物体内可刺激 B 细胞,使之增殖、分化形成并产生相应的抗体;当同种病毒再次入侵时,机体能产生更强的特异性免疫反应,包括____________。
②实验过程:将健康的实验动物分成对照组和多个实验组,每组若干只动物。
对照组的处理:接种不含疫苗的接种物,一段时间后再________。
实验组的处理:接种。一段时间后再接种病毒。
为确定该疫苗的有效浓度,不同实验组动物需接种____________的疫苗。
③分析实验结果:统计实验组和对照组动物的发病率、存活率。
若该疫苗可以刺激机体产生足够的抗体,则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_____________。

夏日,取池塘中的一滴水制成装片,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发现一些生物的存在,你确认他们是生物的根据是(列举三点):
(1)_________ 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