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之际,意大利企业家阿格涅利提出,欧洲要想和平、强大,就必须借鉴美国的经验和失败教训,超越联邦阶段,建立联邦制的"欧洲合众国"。能够佐证上述观点的美国历史事实是
①邦联政治结构分散,无力平息社会动荡
②联邦剥夺了各州的自主权,稳定了统治秩序
③邦联没有统一的关税,严重阻碍了经济发展
④联邦统一发行货币,促进了经济的有序发展
18世纪中期以后,欧美作家擅长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如“地球是人类的母亲”,“动物都是人类的朋友”,“自然发怒”等创作了大量作品。这些作品在风格上属于
A.古典主义 | B.浪漫主义 | C.现实主义 | D.现代主义 |
下表记载了英国议会制度改革的一些大事,它反映了英国
时间 |
结果 |
1832年以前 |
5%成年人有选举权,绝大多数是贵族 |
1832年 |
中产阶级获得了选举权 |
1867年 |
城市工人有了选举权 |
1918年 |
男子21岁,女子30岁获得选举权 |
1928年 |
21岁以上的男女公民均获得选举权(除精神病人、国王、正在服刑的犯人) |
据马啸原《西方政治制度史》编制
A.贵族阶层扩大了权力B.民主进程呈现渐进性
C.选举权实现了人人平等 D.国王“统而不治”局面形成
公元前536年,郑国把刑书刻在青铜鼎上;公元前449年,古罗马颁布《十二铜表法》。由此可见
A.成文法律体现文明发展诉求 |
B.古罗马的习惯法历史比中国更久远 |
C.古罗马的铸铜技术源自中国 |
D.中国比西方世界更早进入法治社会 |
下图是“1949—2008年全国各级各类学校招生数”。读图,从中能得到的结论是
A.基本普及了九年义务教育 |
B.各级各类教育跨上了新台阶 |
C.中国的教育立法取得较大进展 |
D.形成了多种形式的高等教育体系 |
《西方文明史》中记载:“20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欧洲历史使人们越来越难以像以往那样对进步深信不疑……,这是令人幻想破灭和感到绝望的年代。”但在这一时期的中国,有的人却感到“革命胜利的曙光喷薄欲出”,这是因为
①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和中共的诞生,让先进的中国人看到了希望
②国民革命彻底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的侵略势力
③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兴起,民族工业出现“短暂的春天”
④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建立,正面战场迎来抗战以来的最大胜利
A.①②④ | B.①② | C.①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