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罗斯福总统的建议,国会授权政府设立工程振兴局,并拨款用于重新造林,修建住宅和兴办教育等,到1943年该局共花费了110亿美元用于种类繁多的兴建项目。这表明罗斯福希望
| A. | 借助多渠道提供就业机会 | B. | 采取金融手段以解决危机 |
| C. | 通过制定法规来复兴经济 | D. | 设立新的机构以控制市场 |
20世纪30年代初,苏联在纽约有个贸易机构,登广告招募6000名熟练技工,报名应聘的竟达10万人之多,其中有管子工、化学家、教员、牙科医生等。出现这一现象的背景是()
| A.新经济政策促进了劳动力的流动 |
| B.苏联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 |
| C.美苏之间敌对关系得以根本性改变 |
| D.苏联工业化建设得以开展 |
十六世纪时,欧洲物价长期、普遍的上涨,史家称之为“物价革命”。时人分析其原因,多认为是商人独占物资、政府大量发行劣质钱币所造成。但法国学者波丁(1530-96)考察经济情况,反驳上述看法。他主张欧洲物价上涨有一更重要因素,而他的见解也获得后世很多史家认同,波丁主张的更重要原因应是()
| A.资本主义发展循环的自然现象 | B.欧洲气候异常导致农产品歉收 |
| C.美洲的白银大量流入欧洲市场 | D.君王与中产阶级以此对抗贵族 |
1942年世界大战方殷,某国已经开始擘化战后社会远景,并委托专家研究。专家提出报告,建议政府应改善人民生活,消减“贫乏、无知、怠惰与病痛”,让每个人从出生到死亡都能得到妥善的照顾。战后,这个建议也获得实现。这个国家及其推行的政策是()
| A.英国,福利国家制度 | B.法国,自由法国运动 |
| C.美国,马歇尔计划 | D.苏联,五年经济计划 |
英国天文学家哈雷曾为某书撰写序言写到:“在理性光芒的照耀下,愚昧无知的乌云,终将被科学驱散……。”这本著作应该是()
| A.《物种起源》 | B.《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 |
| C.《相对论》 | D.《人类在自然界中的位置》 |
1912年南京临时参议院通过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它规定中华民国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民有人身、财产、言论、通信、居住和信教等自由,有请愿、选举、被选举的权利。这反映了该宪法的主要原则是()
| A.民主主义 | B.平等主义 | C.自由主义 | D.共和主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