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古代诗歌阅读
戏答元珍
欧阳修
春风疑不到天涯,二月山城未见花。
残雪压枝犹有橘,冻雷惊笋欲抽芽。
夜闻归雁生乡思,病入新年感物华。
曾是洛阳花下客,野芳虽晚不须嗟。
注:宋仁宗景祐三年(1036),欧阳修被贬为峡州夷陵县令。此诗乃次年春在夷陵作。元珍:丁宝臣,字元珍,常州晋陵(今江苏常州市)人,时为峡州军事判官。
《戏答元珍》这首诗,表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诗题中的“戏”有什么用意?
分别简析颔联中的“残雪”与“抽芽”两词的作用?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山水田园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回答问题:
宿骆氏亭寄怀崔衰  李商隐
竹坞无尘水槛清,相思迢递隔重城。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听雨声。
 纪昀曾这样评价本诗:“不言雨夜无眠,只言枯荷听耳,意味乃深。”其中“意味”在这里的含义是什么?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跋子瞻和陶诗  黄庭坚
子瞻谪岭南,时宰欲杀之。
饱吃惠州饭,细和渊明诗。
彭泽千载人,东坡百世士。
出处虽不同,风味乃相似。
 ⑴本诗提及的两位文化名人的姓名分别是       、       
 ⑵试析作者对“子瞻”表达的思想感情。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回答问题:
夏夜不寐有赋  陆 游
急雨初过天宇湿,大星磊落才数十。饥鹘掠檐飞磔磔,冷萤堕水光熠熠。
丈夫无成忽老大,箭羽凋零剑锋涩。徘徊欲睡还复行,三更犹凭阑干立。
 ⑴简述诗中作者形象和诗歌主旨。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评析本诗在抒发感情方面的特点。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唐代诗人刘禹锡的诗,然后回答问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盼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⑴此诗“构思独特”,请从首联赏析说明“构思独特”在哪里。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⑵此诗颈联堪为“诗骨”,表现了诗人自强不息的豪情、心如砥石的精神和跌宕雄健的风格。这一主旨颈联是如何加以表现的?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下面两首元曲,回答后面的问题:
[中吕]普天乐 滕 宾[注]
 ①柳丝柔,莎菌细。数枝红杏,闹出墙围。院宇深,秋千系。好雨初晴东郊媚,看儿孙月下扶犁。黄尘意外,青山眼里,归去来兮。
 ②翠荷残,苍梧坠。千山应瘦,万木皆稀。蜗角名,蝇头利。输与渊明陶陶醉,尽黄菊围绕东篱。良田数顷,黄牛一只,归去来兮。
 [注]滕宾,主要活动于元武宗至大到英宗至治年间(1308-1323)。至大年间任翰林学士,出为江西儒学提举,后弃家入天台为道士。《[中吕]普天乐》是滕宾写的系列失题小令,这是其中的第一、三首。
 ⑴填空:这两首小令中的“中吕”是 ,第一首中“数枝红杏,闹出墙围”是从宋祁词《玉楼春》“           ”和叶绍翁的诗《游园不值》“             ”的名句化用而来。
 ⑵这两首小令所描写的景物虽然不同,但抒发的情怀却是一致的,请结合原作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