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温度下,将Cl2通入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NaCl、NaClO、NaClO3的混合液,经测定ClO—与ClO3—的浓度之比为1: 3,则Cl2与NaOH溶液反应时被还原的氯元素与被氧化的氯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A.21:5 | B.11:3 | C.3:1 | D.4:1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向装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加入稀H2SO4,在管口观察到红棕色气体,结论:NO3—被还原为NO2 |
B.SO2能使加了酚酞的NaOH溶液褪色,加热,溶液立即再变红色 |
C.通过摇晃试剂瓶可区分浓硫酸和稀硫酸 |
D.浓硝酸有强氧化性,常温下能与Fe发生反应 |
下图是部分短周期元素化合价与原子序数的关系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Z>Y>X |
B.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R<W |
C.WX3和水反应形成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 |
D.Y和Z两者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能相互反应 |
红热的木炭与浓HNO3反应产生的气体经如下处理:
气体产物气体Ⅰx mL
气体Ⅱy mL(在无氧环境下操作)假设气体体积均在相同状况下测定,不考虑气体的溶解,则x和y的关系是
A.x=![]() |
B.y=![]() |
C.x=y | D.y=![]() |
关于Na2CO3和NaHCO3比较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NaHCO3固体受热容易分解,而Na2CO3固体受热不容易分解 |
B.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的盐酸反应,前者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比后者多 |
C.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2CO3和NaHCO3溶液分别滴加2滴酚酞试液,前者颜色比后者深 |
D.Na2CO3溶液和NaHCO3溶液分别与Ba(OH)2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元素周期表中铋元素的数据见右图Bi元素的质量数是209 |
B.![]() ![]() |
C.![]() |
D.原子序数为29的元素位于元素周期表的第四周期IB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