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为1.174 g·cm-3,物质的量浓度为4.0mol·L-1,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30℃时,饱和KCl溶液的浓度大于4.0mol·L-1
B.30℃时,饱和KCl溶液的密度大于1.174 g·cm-3
C.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时,溶液的浓度大于4.0mol·L-1
D.将此溶液蒸发部分水,再恢复到20℃时,溶液的密度仍为1.174 g·cm-3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探究物质的组成或测量物质的含量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下列变化①工业制盐酸 ②工业制漂粉精 ③实验室制氯气中,按氯元素被氧化、被还原、既被氧化又被还原的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③①② D.①③②

属于电解质的是

A.CO2 B.Al C.Na2CO3 D.蔗糖

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3.4gNH3中含N—H键数目为0.2 NA
B.标准状况下,体积相同的两种气体的分子数一定相同
C.标准状况下,22.4 L甲醇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为1.0 NA
D.1 L 0.1 mol·L-1的Fe2 (SO4)3溶液中,Fe3+的数目为0.2 NA

下列实验操作或现象解释不正确的是

A.进行焰色反应时,必须用稀硫酸洗涤并灼烧铂丝,然后再进行实验
B.分液操作时,分液漏斗中的下层液体从下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C.读取滴定管内液体体积时,俯视读数导致读数偏小
D.利用一束强光照射明矾水溶液,产生光亮的“通路”,说明明矾一定发生了水解

下列有关实验操作中合理的是

A.用托盘天平称取11.70 g食盐
B.用量筒量取12.36 mL盐酸
C.用酸式滴定管量取21.20 mL 0.10 mol/L的H2SO4溶液
D.测定溶液的pH时,用洁净、干燥的玻璃棒蘸取溶液,点在用蒸馏水润湿过的pH试纸上,再与标准比色卡比较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