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题共16分)已知:氧化性:KMnO4>HNO3;Bi 元素+3价较稳定,NaBiO3溶液为无色。取一定量的Mn(NO3)2的酸性溶液依次进行下列实验,现象记录如下。
①滴加适量的NaBiO3溶液,溶液变为紫红色。
②继续滴加适量H2O2,紫红色褪去,并有气泡产生。
③再加入适量的PbO2固体,固体溶解,溶液又变为紫红色。
④最后通入足量的SO2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1)Bi和P元素在同一主族,试写出Bi在周期表中的位置 ;
(2)KMnO4、H2O2、PbO2氧化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3)实验④中的现象为: ;
(4)实验②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5)实验③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_ 。
(1)1 mol丙酮酸在镍催化剂作用下加1 mol 氢气转变成乳酸,乳酸的结构简式是。
(2)与乳酸具有相同官能团的乳酸的同分异构体A在酸性条件下,加热失水生成B,由A生成B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3)B的甲酯可以发生加聚反应,聚合物的结构简式是
2-丁烯是石油裂解的产物之一,回答下列问题:
(1)在催化剂作用下,2-丁烯与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反应类型为。
(2)烯烃A是2-丁烯的一种同分异构体,它在催化剂作用下与氢气反应的产物不是正丁烷,则A的结构简式为;A分子中能够共平面的碳原子个数为,A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Ⅰ.氧化还原反应有多种分类方法,其中根据参与电子转移的元素种类不同的分类方法最常见。下列反应中电子转移发生在相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的有(填反应编号,下同);电子转移发生在不同价态的同种元素之间的有;电子转移发生在不同元素之间的有。
①Fe+2FeCl3===3FeCl2②NH4NO3N2O↑+2H2O
③2KMnO4K2MnO4+MnO2+O2 ↑④S+2KNO3+3C
K2S+N2↑+3CO2↑
⑤Cl2+2NaOH===NaCl+NaClO+H2O⑥HgS+O2Hg+SO2
Ⅱ.氧化还原反应必定遵循一定的价态规律。若用字母L、M、Q、R、X分别代表五种含不同化合价的氮元素的物质,并且每种物质中氮元素的化合价只有一种。又知道物质L中氮元素的化合价要比物质M中氮元素的化合价低,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它们会有如下的相互转换关系(未配平):
① Q + HCl→ M+Cl2② R+L→ X+ H2O③ R+O2 → L+ H2O
(1)已知这五种物质中有一种是硝酸,那么硝酸应该是L、M、Q、R、X中的_______ 。(填字母)
(2)NH4NO3在不同条件(温度)下加热分解,可能发生非氧化还原反应,也可能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若NH4NO3在通常条件下加热的分解产物不出下列范围,根据已学知识判断,下列反应(未配平)中属于氧化还原反应且可能发生的有。(填反应编号)
A.NH4NO3→N2+O2+H2O | B.NH4NO3→NH3+HNO3 |
C.NH4NO3→O2+HNO3+H2O | D.NH4NO3→N2+HNO3+H2O |
E.NH4NO3→N2+NH3+H2O F.NH4NO3→N2O+H2O
下图为实验室某浓盐酸试剂瓶标签上的有关数据,试根据标签上的有关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1)该浓盐酸中HCl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 mol/L。
(2)取用任意体积的该盐酸时,下列物理量中不随所取体积
的多少而变化的是________。
A.溶液中HCl的物质的量 | B.溶液的浓度 |
C.溶液中Cl-的数目 | D.溶液的密度 |
(3)某学生欲用上述浓盐酸和蒸馏水配制500 mL物质的量浓度为0.40 mol/L的稀盐酸。
①该学生需要量取________ mL上述浓盐酸进行配制。
②在配制过程中,下列实验操作对所配制的稀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有何影响(填“偏大”、“偏小”或“无影响”)
Ⅰ.用量筒量取浓盐酸时俯视观察凹液面
Ⅱ.定容后经振荡、摇匀、静置,发现液面下降,再加适量的蒸馏水
A、B、C、D、E都是周期表中前四周期的元素。已知A原子的p轨道中有3个未成对电子,其气态氢化物在水中的溶解度在同族元素所形成的氢化物中最大。B 的基态原子占据两种形状的原子轨道,且两种形状轨道中的电子总数均相同,B位于元素周期表的s区。C元素原子的外围电子层排布式为nsn—1npn—1。 D原子M能层为全充满状态,且最外层无成对电子,E为第四周期未成对电子数最多的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E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E在周期表中的位置是,其基态原子有种能量不同的电子。
(2)某同学根据上述信息,推断B的核外电子排布如右图所示,
该同学所画的电子排布图违背了。
(3)已知A和C形成的化合物X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均为8电子稳定结构,则X的化学式为 ,X是一种超硬物质,耐磨损、抗腐蚀能力强,推测X的晶体类型为。
(4)B的单质与A的最高价含氧酸的稀溶液反应,能将A还原至最低价态,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5) 已知D晶体的粒子堆积方式为面心立方最密堆积,若该晶体中一个晶胞的边长为a cm,则D晶体的密度为g/cm3(写出含a的表达式,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若D的原子半径为r ,则在D晶胞中用r表示出这种堆积模型的空间利用率为。(列式表示,不需化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