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化合物A在氢氧化钠溶液中加热反应后再酸化可生成B和C。
(1)B是邻位二取代的芳香族化合物,其分子式为C7H6O3。已知B遇FeCl3溶液显紫色,1 mol B与足量Na反应可生成1 mol H2。则B的结构简式为          。B与乙醇发生酯化反应生成X的化学方程式为                                         
(2)C只由C、H、O三种元素组成。其相对分子质量在100~110之间,其中氧的质量分数约为60.4%。则C的分子式为              
(3)已知1 mol C 最多可与1 mol NaHCO3或3 mol Na反应。C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其他产物和水已略去,已知同一个碳原子上连接两个羟基时不稳定,会自动脱水)。

①C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           
②若C可以由乳酸经过几步有机反应制得,其中最佳的次序是:           
a.消去、加成、水解、酸化    b.氧化、加成、水解、酸化    c.取代、水解、氧化、酸化 
③写出由C反应生成D的化学方程式:                         ,反应类型是       
(4)X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其中满足以下条件的所有同分异构体                   
①能发生银镜反应且能水解;     ②遇FeCl3溶液显紫色;
③苯环上只有两个侧链,且苯环上的一氯代物只有两种。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有机物的结构和性质 苯酚的显色反应 酯的性质 乙酸乙酯的制取 脲醛树脂的制取 乙醇的催化氧化实验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在配制Al2(SO4)3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应加入少量的_______;在配制Na2S溶液时,为了防止发生水解应加入少量_______。

下列物质中,属于强电解质的是_____,属于非电解质的是___ _____(均填序号)
①Cu②液氨③氯水④氯化钠晶体⑤硫酸溶液⑥干冰⑦BaSO4⑧液氧⑨金刚石⑩石墨

在硫酸工业中,通过下列反应使SO2转化为SO3:2SO2+O22SO3,ΔH<0,已知常压下平衡混合气体中SO3体积分数为91%。试回答:
(1)在生产中常用过量的空气是为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加热到400℃~500℃是由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压强采用________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常用浓H2SO4来吸收SO3而不用水,因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制取硝酸铵的流程图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合成氨的原料通常各来自何处?
(2)已知N2(g)+3H2(g)2NH3(g),Q>0。请解释:
①什么是可逆反应?
②为有效提高氨的产率,实际生产中宜采取哪些措施?
(3)写出氨催化氧化的化学方程式。铂—铑合金网有何作用?为什么铂铑合金网未预热也会发热?
(4)举出硝酸铵的两种主要用途。解释为什么该用途对现代社会非常重要?
(5)在一定温度和压强的密闭容器中,将平均式量为8.5的H2和N2混合,当该反应达到平衡时,测出平衡混合气的平均式量为10,此时N2的转化率为______________,平衡混合气体中NH3的体积分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请你为硝酸厂的选址提出合理化建议。

在一恒容密闭容器中发生某化学反应2A(g)B(g)+C(g),在三种不同条件下进行,其中实验Ⅰ、Ⅱ都在800℃,实验Ⅲ在850℃,B、C的起始浓度都为0,反应物A的浓度(mol·L-1)随时间(min)的变化如图所示:

试回答下列问题:
(1)在实验Ⅰ中,反应在20min至40min内A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___mol·L-1min-1
(2)实验Ⅱ和实验I相比,可能隐含的反应条件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根据实验Ⅲ和实验Ⅰ的比较,可推测该反应降低温度,平衡向_____(填“正”或“逆”)反应方向移动,该正反应是_________(填“放热”或“吸热”)反应。
(4)与实验Ⅰ相比,若实验Ⅰ中的A的起始浓度改为0.8 mol·L-1,其它条件不变,则达到平衡时所需用的时间___________实验Ⅰ(填写“大于”、“等于”或“小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