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使德国陷入受奴役地位达一代之久、降低数百万生灵之生活水平以及剥夺其整个国家、整个民族之幸福,是一项令人深恶痛绝的政策——即使这种政策事实上可行,即使藉此能够养肥我们自己……如果法国和意大利准备利用它们暂时的战胜国权利去毁掉已经战败投降的德国和奥匈帝国并以此来结束这场欧洲内战的话,它们自身同样会走向毁灭,因为战胜国和战败国被背后的精神和经济纽带紧密地联系在了一起,密不可分……通过把赔款支付额定在德国的支付能力之内,我们可以恢复德国的希望和进取心,可以避免由和约条款不可能完成而导致的永久性摩擦以及不正常的压力……
——据[英]凯恩斯《和约的经济后果》(1919年12月)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在德国赔款问题上凯恩斯的主张与凡尔赛和约规定的不同之处。(4分)
(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凯恩斯提出其主张的主要原因。(4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华盛顿在担任总统时期的主要事迹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一组图片:

图一图二图三 望远镜与它的发明者

图四 万能蒸汽机的诞生图五 耐用电灯的诞生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种科技?发明者是哪个?
(2)图二是谁的作品?其绘画作品反映了什么思想?
(3)图三当中的人物是哪个?图一、二、三反映的事件有什么联系?
(4)图四的机器是谁发明的?这项发明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图五的发明能够运行是依靠什么?这种动力为什么能够取代图四?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漫画《思想家的话语》

材料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邪辟之说灭息,然后统纪可一,而法度可明,民知所从矣。”
——《汉书·董仲舒传》
材料三:“若必待取给孔子,则千古以前无孔子,终不得为人乎?”
“成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故未尝有是非耳。”
材料四:“孔夫子之在中国,是权势者们捧起来的。……凡有企图获得权势的后人,就是希望做官的人,都是读‘四书’和‘五经’,……孔子这人,其实是自从死了以后,也总是当着权势者们的‘敲门砖’的差使的。”——鲁迅《在现代中国的孔夫子》
请回答:
(1)据材料一中三位思想家的主张,人物A和人物B分别是谁?二人的思想在哪个方面存在明显矛盾之处?
(2)据材料二,董仲舒提出了怎样的主张?这一主张对我国后世思想领域的影响是什么?
(3)据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三可能是谁的观点?其代表作品有哪些?他对孔子的思想言论持什么看法?
(4)据材料四,汉代以后出现“以孔子之是非为是非”的现象,其原因何在?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人是万物的尺度” ——普罗泰格拉
材料二:(中世纪)天主教神学把世俗的封建国家制度神圣化,它是当时唯一的意识形态,天主教会无孔不入地渗透在中世纪欧洲社会、经济、政治和思想文化的每一个毛孔,钳制着人们的一切活动。
——《历史必修III教师教学用书》 岳麓书社2005年版93页
材料三:莎士比亚《哈姆雷特》台词:“人是……宇宙的精华!万物的灵长!”
材料四:“……信徒的就一不靠教皇,二不靠圣礼,只有靠终生”悔改”,才是基督的正道”
——《路德选集》
材料五:“我不同意你说的每一个字,但我愿意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伏尔泰
请结合上述材料,概述西方人文主义思想发展的简要历程。

19世纪末,中国面临深重的民族危机。为了挽救民族危亡,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
(1)19世纪末,中华民族面临怎样的危机?
(2)中国的民族资产阶级维新派和农民阶级为挽救民族危亡进行了怎样的斗争?其结果如何?说明了什么?

有人认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具有“先天不足”的特点,你认为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初步发展的原因和影响是什么?(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