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一组图片:
            
图一                     图二              图三 望远镜与它的发明者

图四 万能蒸汽机的诞生               图五 耐用电灯的诞生
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图一反映了中国古代的哪种科技?发明者是哪个?
(2)图二是谁的作品?其绘画作品反映了什么思想?
(3)图三当中的人物是哪个?图一、二、三反映的事件有什么联系?
(4)图四的机器是谁发明的?这项发明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怎样的影响?
(5)图五的发明能够运行是依靠什么?这种动力为什么能够取代图四?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文艺复兴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公元)1500年以前,阿拉伯和意大利商人在亚欧大陆上从一个地区运货到另一个地区,而货物主要是奢侈品、香料、丝绸、宝石及香水。但是到18世纪后期新世界的种植场生产的大量砂糖、咖啡及棉花等大部分运往欧洲出售;西班牙人也向新世界引进欧洲各种水果,如橄榄以及葡萄。美洲的特产也被流向世界各地,如玉米、马铃薯、西红柿、番薯、花生、各种豆类及南瓜、可可等。
——吴于廑、齐世荣主编《世界史·近代史》
材料二:19世纪晚期起,资本主义列强在领土扩张的同时,凭借着雄厚的经济实力,从经济上加紧掠夺、控制落后国家和地区。列强用资本输出,牢牢地控制了落后国家的经济命脉,榨取了大量的财富。通过掠夺性的国际贸易,殖民地和半殖民地进一步成为资本主义国家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资本输出,掠夺性贸易。再加上海陆交通和通讯事业的大发展,最终摧毁了一切落后国家和民族的堡垒,瓦解了它们的传统自然经济,从而把所有国家和地区都纳入了资本主义世界经济的轨道。
——人教版《世界近现代史》上册教学参考书
材料三:工业革命催化了国际分工,资本以其魔力无穷的巨掌将全世界卷入商品流通的大潮中,使一切国家的生产与消费成为世界性的,过去那种地方和民族的自己自主的闭关自守状态,被各民族的各方面的互相往来和各方面的互相依赖所代替了。
——《共产党宣言》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现象产生的原因有哪些?
(2)根据材料二分析资本主义殖民扩张的主要影响有哪些?
(3)根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分析工业革命是怎样促进世界市场形成的?世界市场的形成产生了哪些影响?

“民生”一词最早出现在《左传·宣公十二年》,所谓“民生在勤,勤则不匮”。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民生一般是指百姓的基本生计。民生问题是古今中外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晁错说:“民贫则奸邪生。贫生于不足,不足生于不农,不农则不地著(定居);不地著则离乡轻家,民如鸟兽,虽有高城深池,严法重刑,犹不能禁也。”
                   ——《汉书□食货志》
材料二1933年5月,国会通过联邦《紧急救济法令》,成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将各种救济款物迅速拨往各州,进行大规模的社会救济,后又把单纯救济改为“以工代赈”, 1935年提出《社会保障法》,在全国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摘编自高德步《世界经济通史》等
材料三 1980年邓小平指出:“近三十年来,经过几次波折始终没有把我们的工作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建设这方面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不快、不稳、不协调……”1980年又指出:“人民现在为什么拥护我们?就是这十年有发展,发展很明显。”
——摘编自《邓小平文选》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中国古代贤人的治国思想。
(2)依据材料二新政的社会保障制度主要是通过什么方式建立的这种社会保障制度有何作用?(3分)
(3)指出材料三中所说的“几次波折”中最严重的一次。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的“发展”在国计民生方面取得的成就,并说明其原因。
(4)依据上述材料,谈谈古今中外在民生问题上的经验教训。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洪武初年规定:“凡诸色人等踏造酒曲货卖者,须要赴务投税方许货卖。违者并依匿税科断。”“如卖酒之家,自无曲货者,须要收买曾经投税曲货造酒货卖,依例分纳酒课;若系自行造曲,亦需赴务投税。”
——《大明会典》
材料二:“凡民间织造龙风纹纻丝纱罗货卖者,杖一百,缎匹入官。机户及挑花、挽花工匠同罪。”“凡造器用之物不牢固真实,及绢布之属纰薄短狭而卖者,各笞五十,其物入官”。“夏税农桑绢匹,务织造紧密厚重,双经双纬。除两头色丝长二尺外,净织钞长三丈二尺,阔二尺。”
——《明代社会经济史料汇编》
材料三:清政府规定:“机户不得逾百张,张纳税当五十金。织造批准注册,给文凭然后敢织。”
请回答:
(1)依据材料一、二,归纳明代对民间手工业管理的特点。
(2)材料一与材料三有何异同?
(3)根据上述材料信息,说说你的看法。

(18))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1803年,(英国)最富裕的1.4%的家庭取得国民总收入的15.7%,到1867年,0.07%的家庭就取得16.2%的国民总收入……1867年,占家庭总数约3/4的劳动者家庭在国民总收入中只占有不到40%的份额,而占家庭总数约1/4的中、上社会阶层则占有国民总收入的60%强。
——钱乘旦:《工业革命中的贫穷》
材料二:19世纪下半期英国工业生产与工资增长指数(%)

年代
1860
1870年
1880年
1890年
1900年
工业生产指
43
56
67
94
100
工资增长指
64
70
81
90
100

——以上表格根据《全球通史》有关数据整理制定
(1)上述两则材料反映了当时英国的哪些社会现象,并分析这些现象产生的原因。
材料三:本杰明·迪斯雷利(注)…的小说《西比尔》对19世纪中期的英国社会阶级的分化作了以下描述:“两个民族(富人和穷人),它们之间没有往来、没有同感;它们好像不同地带的居住者即不同行星上的居民,不了解彼此的习惯、思想和感情;它们在不同的繁育情况下形成,吃不同的食物,按不同的生活方式生活,不受同样的法律支配……。”
(注:英国政治家,保守党领袖,1868年、1874年两度出任英国首相。当政时期推行了一系列社会改革措施,包括把投票权延伸至工人阶级男性、工会的合法化和罢工的权利条款等。)
材料四:富裕市民的“占有阶级”,即“资产阶级”,和依赖工资的工人的“劳动阶级”,即“无产阶级”,这两个阶级之间不可避免地要发生斗争和战争。和平解决问题;已经为时过迟。阶级的差别将继续尖锐,反抗的精神已经进入工人的头脑,愤慨情绪与日俱增,个别的游击分子开始集结成为相当规模的抗争和示威,只要小小的撞击,就足以引起雪崩。然后,战斗的呼喊就会传遍全国:“向宫殿开战,给茅屋和平!”中学历史教学园地
——恩格斯:《英国工人阶级的状况》
(2)依据上述四则材料,针对当时英国社会阶级分化的问题,本杰明•迪斯雷利和恩格斯在认识上有何不同?
(3)他们两人之中谁的认识更符合英国历史发展的客观事实?为什么?

由江南机器制造局发展而来的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不仅是中国市场价值最高的超大型国企之一,而且是在世界造船业中的佼佼者。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江南机器制造局是自强运动几个兵工厂中,规模最大、预算最多的一个,除了开设当年投资约25万两的费用之外,其后早期主要经费来自于淮军的军费,后来1867年时曾国藩获得许可从上海海关取得百分之十的关税作为制造局的经费,1869年又提高到百分之二十,这相当于每年有至少40万两以上的经费。
制造局最高领导人是督办,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等人均曾担任,但晚清大多时期是由李鸿章担任,督办以下为行政主管,早期由李鸿章选任冯焌光和沈保靖为行政主管,并由上海道台(1865年时为丁日昌)加以兼督,实际的机械管理方面的工作则多由西方人负责,例如早期的首席工程师霍斯(T.F.Falls)为美国人。
——《中国工业多个第一的江南制造局--说古论今》
(1)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分析、说明江南机器制造局的性质,
材料二:没收官僚资本是民主革命遗留的任务。建国以后,人民政府迅速没收了国民政府的财产和官僚资本,归国家所有,把官僚资本企业比较完整地转为社会主义国有企业,并很快恢复了生产。
——2002年版普高教科书《中国近代现代史》
材料三:江南制造局诞生于1865年,在中国近代史上被誉为“中国产业工人的摇篮”。现名为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前身是国内外闻名的江南造船厂,1994年,江南造船厂进入全国百家国有企业现代企业制度试点行列,1996年顺利实现了公司制改造。目前,她是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的控股子公司,是我国最大的船舶造修企业之一,是国家特大型骨干企业和国家重点军工企业,是首批40家国家级技术中心单位之一,全国首批6家技术创新重点单位和16家国外智力引进试点企业之一。
材料四:根据最新的数据统计,2006年,中船工业集团公司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量和手持船舶订单量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分别达到7.9%、16.9%和11.5%,在世界造船集团中的排名仅次于韩国现代集团,均位居世界第二。
除了三大造船指标外,中船集团公司在最能反映企业经济运行质量和盈利能力的销售利润率这一指标上,更是达到了10.93%,不仅比2004年的1.15%和2005年的3.25%有了大幅提升,而且预计超出韩国现代集团近4个百分点,位居世界造船集团之首。
据统计,2006年,韩国现代集团造船完工量、承接新船订单量和手持船舶订单量分别为1230.1万载重吨、2652.3万载重吨、5053.5万载重吨,均位居世界造船集团第一;而中船集团公司分别为602万载重吨、2270万载重吨、3330万载重吨,均位居世界第二,占世界造船市场份额分别比韩国现代集团少8.2、2.8和5.9个百分点。
——《历史铸就的辉煌——寻访江南制造局的成长历程》
(2)从材料二到材料三反应了中船工业集团公司发展的历程,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概述中船集团公司发展的历程。
(3)分析中船工业集团公司取得材料四所述成就的主要原因 。( 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