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图为制作果酒、果醋的实验流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制作果酒的发酵阶段,发酵瓶的瓶盖应( )
A.一直打开 | B.打开并盖上一层纱布 | C.定时拧松 | D.始终拧紧 |
(2)写出由果酒酿制成果醋过程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
(二)下图是苹果醋的制作流程简图,请据图回答:
(1)过程②中使用到的微生物是 ,该微生物的代谢类型是 。
该微生物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方法是:
第一步:(配制培养基)该培养基必须含有微生物生长所需要的水、碳源、氮源以及 等基本营养成分。
第二步:对培养基用 方法进行灭菌。
第三步:(接种)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
第四步:(培养)接种后的培养皿呈__________状态放置。温度控制在 。
第五步:挑选符合要求的菌落。
(2)在苹果醋的制作过程中为防止杂菌污染所用发酵瓶要进行 ,后期发酵时通气口的阀门要及时 (开或关)。
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请据图回答:
(1)生态系统的碳循环是指碳元素在_________之间不断循环的过程。
(2)X与甲中图示生物类群的能量来源不同,X代表的生物为_______;Y的细胞结构与丙中图示生物不同,Y的细胞结构最主要的特点是_______。
(3)大气中的CO2在甲中图示的_________处(在a~d中选择)合成有机物;含碳有机物在甲中图示的____________处(在a~d中选择)可以分解为CO2。
(4)化石燃料除燃烧外,还可以通过____________途径产生CO2。
我国参与了抗击甲型H1N1流感的国际性合作,并已经研制出甲型H1N1流感疫苗。下图所示为甲型H1N1病毒在人体细胞中的一些变化以及相关反应。
(1)人体内首先通过_____免疫过程阻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散播,注射甲型H1N1流感疫苗可预防甲型H1N1流感,疫苗的作用是_____。
(2)图中物质b的名称是_____,D细胞的作用是_____。
(3)据图分析,甲型H1N1病毒蛋白质的合成过程与正常人体细胞合成蛋白质过程相比较,主要区别是前者没有_____过程,而后者有。
(4)细胞免疫中,T淋巴细胞可以被吞噬了抗原的巨噬细胞活化,也可以因受到_____刺激而活化。
(5)某研究生认为某植物的提取液对甲型H1N1流感病毒有抑制作用,他以猪为研究材料设计了下面的实验进行证明。
实验步骤:
①选择一只健康的猪,让猪感染甲型H1N1流感病毒。
②在喂养猪的饲料中加入一定量的该植物提取液,观察猪是否出现患病症状。
该实验存在明显的不科学之处,请指出:
①_____;②_____。
(6)为验证T细胞是细胞免疫过程中的细胞,某生物兴趣小组以鼷鼠为实验动物进行了相关实验,请为其补全实验设计思路并得出结果。
A.切除鼷鼠的胸腺后,移植异体器官,移植器官保留在小鼠体内。
B.对照组:。 C.实验组:。
下图为人体生命活动调节的部分途径示意图,其中字母代表器官或细胞,数字代表激素。请据图回答:
(1)图中A代表的器官是____________;A对CDE的调节方式为__________,其结构基础是_______。
(2)①代表________激素,它是由__________释放的,该激素能特异性作用于B细胞的原因是其细胞膜上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具有协同作用关系的激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填序号)。
(4)由图可知,⑦的分泌调节要经过A→F→甲状腺几个等级,这种激素分泌的调节称为_______调节;⑦的含量过高时,又能反作用于A与F的分泌活动,这种调节属于______调节。
用去除脑但保留脊髓的蛙(称脊蛙)为材料,进行反射活动实验。请回答与此有关的问题:
(1)用针刺激脊蛙左后肢的趾部,可观察到该后肢出现收缩活动。该反射活动的感受器位于左后肢趾部的中,神经中枢位于中。
(2)反射活动总是从感受器接受刺激开始到效应器产生反应结束,这一方向性是由所决定的。
(3)剪断支配脊蛙左后肢的传出神经(见右图),立即刺激A端(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刺激B端(能、不能)看到左后肢收缩活动。若刺激剪断处的某一端出现收缩活动,该活动(能、不能)称为反射活动,主要原因是。
如图是我国北方处于平衡状态的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箭头表示碳的传递方向,字母表示碳传递途径。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碳从植物体流入动物体的主要形式是有机物 |
B.a途径是通过光合作用实现的,b、d、g途径是通过细胞呼吸实现的 |
C.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二氧化碳的形式进行 |
D.如果图中的字母表示碳元素传递的数量,植物正常生长,则夏季a、b、c、e之间的关系可表示为a=b+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