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只雌鼠的一条染色体上某基因发生了突变,使野生型性状变为突变型性状。该雌鼠与野生型雄鼠杂交,F1的雌、雄中均既有野生型,又有突变型。若要通过一次杂交试验鉴别突变基因在X染色体还是在常染色体上,选择杂交的F1个体最好是( )
| A.野生型(雌)×野生型(雄) |
| B.野生型(雄)×突变型(雌) |
| C.野生型(雌)×突变型(雄) |
| D.突变型(雌)×突变型(雄) |
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单细胞生物结构共性的是 ( )
| A.都具有遗传物质 | B.都具有选择透过性的膜结构 |
| C.都具有核糖体 | D.都具有膜结构的细胞器 |
如果把细胞搅碎,细胞将死亡,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如果把病毒搅碎,病毒也将失去活性。这说明( )
| A.细胞和病毒失活是因为破坏了它们的化学成分 |
| B.细胞和病毒被搅碎后都失活,可见两者的特点是一致的 |
| C.单细胞生物和病毒对环境的适应性很差 |
| D.细胞和病毒都有严整的结构 |
2010年10月26日,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发布信息:“近期检测出三株NDM1 耐药基因阳性细菌。其中,疾控中心实验室检出两株,来自宁夏的新生儿;一株来自福
建某老年患者。”下列关于“NDM1超级细菌”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
| A.“NDM1超级细菌”具有与真核细胞相似的细胞膜、细胞质 |
| B.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来看,“NDM1超级细菌”既是细胞层次也是个体层次 |
| C.“NDM1超级细菌”的生命活动离不开细胞 |
| D.“NDM1超级细菌”与人体细胞相比,在结构上的主要区别是没有染色体 |
放射自显影技术史生物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手段,如果仅要求标记生物细胞中的核酸而不要求标记蛋白质,应运用的同位素是()
| A.14C | B.3H | C.32P | D.35S |
研究人员对分别取自4种不同生物的部分细胞进行分析,获得的结果如下(“+”表示有,“—”表示无),根据下表回答问题:
| 核仁 |
叶绿素 |
叶绿体 |
线粒体 |
中心体 |
核糖体 |
纤维素酶处理 |
|
| 甲 |
— |
+ |
— |
— |
— |
+ |
无变化 |
| 乙 |
+ |
— |
— |
— |
+ |
+ |
无变化 |
| 丙 |
+ |
— |
— |
+ |
— |
+ |
外层破坏 |
| 丁 |
+ |
+ |
+ |
+ |
+ |
+ |
外层破坏 |
问:甲、乙、丙、丁4种细胞最可能取自下列哪种生物()
A.乳酸菌、蛔虫、水稻、衣藻B.硝化细菌、蛔虫、水稻、衣藻
C.乳酸菌、光合细菌、蛔虫、水稻D.光合细菌、蛔虫、水稻、衣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