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左图表示细胞分裂的不同时期染色体数与核DNA数比例的变化关系;右图表示某动物处于细胞分裂不同时期的图像。请据图回答:
(1)图12中BC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DE段形成的原因是_________。
(2)图13中_________细胞处于图12中的CD段。
(3)图13中具有同源染色体的是_________细胞,乙细胞中的①和②组成_________,①和④是_________,甲细胞中有_________个染色体组。
(4)图13中丙细胞含有_________条染色单体,该细胞处于_________期。
(5)图13中丁细胞的名称为_________,如果丁细胞中的M为X染色体,则N一定是_________。若M的姐妹染色单体上出现等位基因,其原因是发生了__________________。
A、B、C培养基中是唯一氮源,若三次试验结果记录到的菌落数分别为55、56、57,则每升土壤浸出液样中含目的菌数为个。
下图是利用法进行微生物接种,把聚集的菌种逐步稀释分散到培养基的表面。在进行细菌纯化培养过程中,经过培养之后,可以观察到在(填图中编号)区域出现单个菌落,产生该菌落的最初细菌数目有个细菌。将乳酸菌接种到彻底灭菌的固体培养基上,要使其正常生长必须给予的条件是.
小黄狗的皮毛颜色由位于不同常染色体上的两对基因A、a和B、b控制,共有四种表现型,黑色A_B_、褐色aaB_、红色A_bb和黄色aabb。下图是小黄狗的一个系谱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如果Ⅲ2和Ⅲ6杂交,产下的小狗是红色雄性的概率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一只雄狗表现出与双亲及群体中其他个体都不相同的新性状,该性状由核内显性基因D控制,让这只雄狗与正常雌狗杂交,得到了足够多的F1个体。
①如果F1代中出现了该新性状,且显性基因D位于X染色体上,则F1代个体的性状表现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如果F1代中没有出现该新性状,请分析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小狗的基因型为AaBbEe,图甲为该动物产生的配子,这种配子占全部配子的5%,出现图乙细胞的几率为 。
A.5%B.10%
C.20%D.40%
分析有关资料,回答有关遗传问题。
生物研究性学习小组的同学对某地区人类的遗传病进行调查。调查中发现:甲种遗传病简称甲病在患有该病的家族中发病率较高,往往是代代相传;乙种遗传病简称乙病的发病率较低。以下是甲病和乙病在该地区万人中表现情况统计表假定甲、乙病均由核基因控制。请根据所给的材料和所学的知识回答问题。
表现型人数性别 |
有甲病、无乙病 |
无甲病、有乙病 |
有甲病、有乙病 |
无甲病、无乙病 |
男性 |
279 |
150 |
6 |
4465 |
女性 |
281 |
16 |
2 |
4701 |
1.控制甲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控制乙病的基因最可能位于________,主要理由是_____________。
2.下图是该小组同学在调查中发现的上述两种遗传病的家族系谱图。其中甲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A表示,隐性基因用a表示;乙病与正常为一对相对性状,显性基因用B表示,隐性基因用b表示。请根据家族系谱图回答下列问题:
①Ⅲ10的基因型为______________。
②如果Ⅳ11是男孩,则该男孩同时患甲病和乙病的概率为________,只患甲病的概率为______________。
螺旋蛆蝇是一种寄生在家畜上的动物。在实验室里,把螺旋蛆蝇分成数量相同的两组:一组使用杀虫剂,另一组使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实验结果如右图所示,请回答问题。
(1)从图一看,使用杀虫剂处理后,螺旋蛆蝇个体数量逐渐上升。若用现代生物进化理论进行解释,其原因是螺旋蛆蝇中存在_ __,在杀虫剂作用下,___________________。
(2)在电离辐射后,螺旋蛆蝇会产生如图二所示的情况,对图二进行分析,可知基因A的突变是______。
(3)采用电离辐射促使雄性不育的方法消灭螺旋蛆蝇,虽然最终能达到较理想的效果,但所需时间较长,产生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通过比较各种不同蝇的DNA序列,可以确定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现有甲、乙、丙三种蝇,其编码呼吸酶的部分基因片段、DNA单链及DNA单链中的碱基序列如下图。
如果让c′链和b′链分别与a链混合,可知:与甲的亲缘关系最近的蝇是________,上述研究为生物进化提供了________(方面)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