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某校九年级(1)班学生就此话题搜集的两组材料:
材料一:上课时,隔几分钟就刷一次微博;晚上就寝,摇个微信,躲在被子里玩游戏、看电子书;与同学发生矛盾后,在QQ上发牢骚;在网上任意吐槽,想说啥就说啥……手机这个美丽的终端让一些同学任意地永远在线。
材料二:昆明“3·01”暴恐案发生后,王某、刘某等45人在互联网上通过微博、微信群、QQ群等编造、散布谣言信息,故意制造恐慌情绪,扰乱社会秩序,被依法处以治安处罚。
结合两组材料分析,我们应以哪些正确的心态迎接“微”时代?
【倡导节能减排,践行低碳生活】(12分)
材料一:低碳生活代表着更健康,更自然,更安全,同时也是一种低成本,低代价的生活方式。低碳不仅是企业的行为,也是一项符合时代潮流的生活方式。
材料二:2011年11月26日,中国宣布控制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50﹪,并提出相应的政策措施和行动。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低碳生活方式主要基于我国哪些方面的国情,并简要归纳这些国情的现状。
(2)提倡发展低碳经济,过低碳生活合乎我国正实施的什么国策和发展战略?
(3)你有过哪些过“低碳生活”的窍门,请你亮出来供大家交流。(4分,至少两种)
材料分析题
初二(6)班的小林不幸患上了再生障碍性贫血,不得不住院治疗。昂贵的治疗费用让小林家增加了不小的负担,而小林的学习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在小林住院期间,初二(6)班的同学们有的到医院看望小林,有的给小林打来鼓励的电话,学习委员还定期到医院帮小林补习功课。针对小林家经济上出现的困难,班里又专门组织了一次捐款活动,帮助小林家减轻经济上的负担。拿着同学们的捐款,小林说:“我得到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帮助,更有比金钱贵重的颗颗爱心。”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小林说:“我得到的不仅是经济上的帮助,更有比金钱贵重的颗颗爱心。”请说说你对爱心的理解,在材料中初二(6)班的同学们有哪些具体行为体现了颗颗爱心?
2、初二(6)班的班主任老师对同学们的行为给予了充分的肯定,并告诉同学们“授人玫瑰,手留余香”的道理。请谈谈你对“授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句话的理解。
3、“人人为我,我为人人”,你认为身体康复后的小林又该怎样做呢?
【关注民生和谐发展】
某校初三年级学生利用暑假对当地居民生活状况进行了调查。以下是他们在调查过程中发现
的百姓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一些难事:
买房难——房价太高,低收入者只能望房兴叹;读书难——重点中学太少,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出行难——不少农村交通落后,出行不方便;看病难——药价高,医疗保健体制不健全,低收入者看不起病;就业难——许多大学生毕业后不能及时找到工作
(1)这些“难事”反映了我国当前社会存在的什么矛盾?
(2)解决这些“难事”的根本出路在哪?请开出具体药方(至少三方)
【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
观察表格,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前 |
改革开放后 |
|
衣 |
数量有限、色彩单调 |
衣着丰富多彩、服饰成为展示风度 |
食 |
食物单调,甚至没有解决温饱问题 |
人们不但能吃饱,还能吃好 |
住 |
居住条件差 |
居住面积扩大,居住环境有了明显改善 |
行 |
步行、自行车、公交车 |
开摩托车、私家车出行,乘飞机旅游 |
(1)上述表格充分说明了什么?
(2)你认为发生以上变化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热心公益 关爱社会】2011年7月23日,温州发生重大动车事故。 “事成拂衣去,深藏身与名”。23日晚开始,村民参加抢救,出租车、私家车义务送客,市民纷纷捐献热血,志愿者为伤员鞍前马后服务,随着事故救援工作的推进,这些平民英雄们正在陆续回到自己的正常生活轨道。 当被问到自己在“7·23”事故中的付出时,许多人都表示,“这是我应该做的。”温州出租车爱心文明服务总队队员、“新温州人”朱俊峰对记者说:“我平时靠市民吃饭,关键时为市民服务,那天只是图个心安理得。” “低调”是温州志愿者群体的显著特点。 “我在献血站的时候,看到许多老板开着商务车,拉着面包、牛奶、矿泉水,送到血站,卸下就走。”陈光中说,那些不愿留名的志愿者才是最令人感动的。
(1)这些志愿者们付出了什么?又得到了什么?
(2)在这些志愿者身上,集中体现了什么精神?他们的行为对社会有什么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