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探究
2014年3月1日晚9点20分,昆明火车站发生一起恶性暴力恐怖袭击案,8个(男6,女2)歹徒持械冲进昆明火车站广场、售票厅,见人就砍,造成重大人员伤亡。截至2日6时,已造成29人死亡,130余人受伤。从昆明市政府新闻办获悉,昆明“3·01”事件事发现场证据表明,这是一起由新疆分裂势力一手策划组织的严重暴力恐怖事件。
(1)“3·01”事件有什么严重的危害?
(2)有网友说,如果301那天大家齐心面向暴徒怒吼,那排山倒海的阵势便可以把暴徒吓的狼狈逃窜。请你评析网友的看法。
(3)当你不知道站在谁那边时,你站在正义的一边,永远不会错!结合以上材料,运用所学的知识,以“正义”为中心词,写一篇不少于250字的发言稿。
材料一 近年国家查处的贪腐案件中,一半以上跟网络举报有关,如“天价烟”周久耕、“表哥”“微笑局长”杨达才、“房叔”蔡彬等一大批贪官都纷纷落马。十八大之后,借力中央惩治打击腐败的决心,中国“网络反腐”多处开花,20多天之内,十多名被查官员中,超过半数与网络举报有关。网络时代,人人都有一个“麦克风”。
材料二 但网络举报难免会出现负面效应,造成捏造或者歪曲事实的陷害事件。“人肉搜索”对个人隐私权的侵犯便是一个普遍存在的例子。因此,我们在重视“网络反腐” 的同时,也需加强对网络监督机制的建设,形成健康的网络秩序,推动网络反腐与制度反腐的有效对接,确保网络反腐在法治化的轨道上发展。
(1)公民网络反腐是在行使什么政治权利和自由?
(2)根据材料谈谈,公民网络反腐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为深入推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中共中央文明办、教育部、共青团中央等联合提出了“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为主题的道德实践教育活动。根据这一精神,你校团委决定举办此次活动,现请你参与其中并完成下列任务。
[情理感悟]
材料一:第四届道德模范评选活动中发现了这样一个的群体,他们就是90后出生的青少年。在他们这般花季的年龄,当大多数人还需要父母呵护、关心和照顾的时候,他们却加入了助人为乐、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和孝老爱亲的英模行列,他们的感人事迹令人钦佩起敬,使人们不由得感叹:90后道德模范是时代的骄傲和自豪!
材料二:入选 “中国好人榜”中,有1992年出生的“平安英雄”周传金,1994年出生的火中救人的“最美姑娘”叶霄雯;有1999年出生的“一个人一把锄头扛起一个家”的吴林香。他们年纪虽小,却在见义勇为、孝老爱亲中做出了常人难以想象和忍耐的壮举,为90后的青年人树立了一座高耸的道德丰碑。
(1)你认为上述两则材料所示的开展全国道德模范和“中国好人榜”的评选活动有何重大意义?
[身临奇境]
材料三:2011年10月13日,2岁的小悦悦(本名王悦)在广东省佛山市南海黄岐五金城路道上相继被两车辗压,7分钟内,18名路人路过但都视而不见,漠然而去,最后一名拾荒阿姨陈贤妹上前施以援手,引发网友广泛热议。2011年10月21日,小悦悦经医院全力抢救无效离世。2011年10月23日,广东佛山280名市民聚集在事发地悼念“小悦悦”,宣誓“不做冷漠佛山人”。
(2)面对材料三中惨遭辗压的小悦悦,如果你路过此地,你会做出怎样的选择?为什么?
[道德潜行]
(3)作为一个90后的你,准备怎样融入这坚强的新一代、英雄的新一代、堪当大任的新一代中?
下面是两位同学对话的场景及内容,请你阅读并回答问题。
B同学与C同学在教室玩耍时不慎弄碎了班级的玻璃。
B:怎么办?
C:就咱俩在班级,我不说没人知道。
B:不行,我得向老师承认错误,不然老师会着急的。我还得给我爸爸打电话,让我爸爸把玻璃安上,不然天凉了,同学们上课会冷的。
(1)【知识链接】从对话中可以看出,B同学是个什么样的人?
(2)【问题探讨】B同学的行为,对自己的品德修养、对与他人交往、对社会的进步各有什么意义?
(3)【寄语共勉】写一句话,提醒自己同时也号召同学做一个像B同学这样的人。
某校一名八年级女生因与同班一名男同学走得比较近,被人传言他们早恋。学校领导建议该女生转学。女生否认两人谈恋爱,学校称会考虑再给她一次机会。
(1)你怎样看待“男女生走得比较近”这种现象?
(2)有人说“为不被怀疑,男女生干脆不交往”。你同意这种观点吗?为什么?
(3)男女生应该怎样交往才不会被怀疑是早恋?
青春期的生活充满了快乐与梦想,也有许多烦恼和无奈。
下列是青春期的三个主要心理矛盾,请你概括:
(1)想独立自主,可又不具备独立自主的经济基础和物质条件;想摆脱依赖,却又不具备充分的生活自理能力;想让大人把自己当成年人对待,可许多言行举止依然带有孩子气,以至于想摆脱依赖,却离不开照料和帮助。
(2)向家人和老师关闭自己的心灵,希望有自己独立的生活和思想空间,又感到家长和老师不理解自己,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向他人倾吐心声。
(3)在对自己和异性的变化感到惊奇并感兴趣的同时,又会不同程度地出现不安、害羞,或者恐惧和不知所措的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