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共14分)
【甲】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谪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乃行卜。卜者知其指意,曰:“足下事皆成,有功。然足下卜之鬼乎!”陈胜、吴广喜,念鬼,曰:“此教我先威众耳。”乃丹书帛曰“陈胜王”,置人所罾鱼腹中。卒买鱼烹食,得鱼腹中书,固以怪之矣。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夜篝火,狐鸣呼曰“大楚兴,陈胜王”。卒皆夜惊恐。旦日,卒中往往语,皆指目陈胜。 (选自《陈涉世家》)
【乙】初,陈涉既为王,其故人皆往依之。妻之父亦往焉,陈王以众宾待之,长揖不拜。妻之父怒曰:“怙乱僭号,而傲长者,不能久矣!”不辞而去。陈王跪谢,遂不为顾。客出入愈益发舒,言陈王故情。或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妄言,轻威。”陈王斩之。诸故人皆自引去,由是无亲陈王者。陈王以硃防为中正,胡武为司过,主司群臣。诸将徇地至,令之不是,辄系而罪之。以苛察为忠,其所不善者,弗下吏,辄自治之。诸将以其故不亲附,此其所以败也。 (选自《资治通鉴·秦纪三》)
注:①[怙]依靠。②[僭号]冒用帝王的称号。③[发舒]放纵。④[颛]通“专”,专擅。⑤[苛察]苛刻纠察(同僚的过失)。⑥[弗]不。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
已失期 (         )         ⑵乃丹书帛曰“陈胜”(         )
说陈王曰(         )         ⑷诸将地至        (         )
用现代汉语写出文中画线句子的意思。
⑴天下苦秦久矣。⑵由是无亲陈王者。
【乙】文“妻之父”为什么“遂不为顾”呢?
综合【甲】【乙】两文,说说陈涉是怎样的人?

科目 语文   题型 文言文阅读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名著人物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一)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解释下面加点的词。
①潭中鱼百许头
悄怆幽邃
翻译下面的句子。
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结合选文,谈谈你对“一切景语皆情语”的理解。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题目
周处年少时,凶强侠气,为乡里所患。又义兴水中有蛟,山中有白额虎,并皆暴犯百姓。义兴人谓为三横,而处尤剧。或说处杀虎斩蛟,实冀三横唯余其一。处即刺杀虎,又入水击交蛟。蛟或浮或没,行数十里,处与之俱。整三日三夜,乡里皆谓已死,更相庆。竟杀蛟而出,闻里人更庆,始知为人情所患,有自改意。乃自吴寻二陆。平原不在,正见清和,具以情告,并云欲自修改,而年已蹉跎,终无所成。清和曰:“古人贵朝闻夕阳死,况君前途尚可。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处遂改励,终为忠臣孝子。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实三横唯余其一。()
⑵处改励。()
⑶具情告。()
⑷并云欲自修改年已蹉跎。()
将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且人患志之不立,亦何忧令名不彰邪?
请用一个七字成语形容周处改过自新的可贵。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5题。

《精骑集》序

秦观

予少时读书,一见能诵,暗疏之,亦不甚失。然负此自放,喜从滑稽①饮者游,旬朔之间②,把卷无几日。故虽有强记之力,而常废于不勤。

比数年来,颇发愤自惩艾③,悔前所为;而聪明衰耗,殆不如曩④时十一二。每阅一事,必寻绎数终⑤,掩卷茫然,辄复不省.故虽有勤劳之苦,而常废于善忘。

嗟夫!败吾业者,常此二物也。读《齐史》,见孙搴⑥答邢词曰:"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心善其说,因取"经""传""子""史"之可为文用者,得若干条,勒⑦为若干卷,题曰《精骑集》云。

噫!少而不勤,无知之何矣。长而善忘,庶几以此补之。

【注释】①滑稽:诙谐戏谑的意思。②旬朔之间:指十天一月之内。③惩艾:惩戒。④曩:从前。⑤寻绎数终:从头到尾翻寻几次。⑥搴:读qiān。⑦勒:编。

1.

对下面句子朗读节奏的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A. 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B. 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C. 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D. 殆不如曩时/十一二
2.

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辄() (2)比(

3.

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我精骑三千,足敌君羸卒数万。

4.

秦观在少时读书和后来治学道路上分别遇到了什么问题?

5.

秦观的经历给了你哪些启示?

【古文阅读】
报恩塔
[明]张岱
中国之大古董,永乐之大窑器,则报恩塔也。报恩塔成于永乐初年,非成祖开国之精神、开国之物力、开国之功令,其胆智才略足以吞吐此塔者,不能成焉。
塔上下金刚佛像千百亿金身。一金身,琉璃砖十数块凑砌成之,其衣褶不爽分,其面目不爽毫,其须眉不爽忽,斗榫合缝,信属鬼工。烧成时,具三塔相,成其一,埋其二,编号识之。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夜必灯,岁费油若干斛。天日高霁,霏霏霭霭,摇摇曳曳,有光怪出其上,如香烟缭绕,半日散。永乐时,海外夷蛮重译至者百有余国,见报恩塔,必顶礼赞叹而,谓四大部洲所无也。
(选自《陶庵梦忆》)
[注释]①报恩塔:在南京中华门外报恩寺内,始建于三国,明成祖永乐十年重建,后毁于战火。②窑器:陶瓷器具。③斗榫(sǔn)合缝:形容榫头和卯眼非常适合,不露缝隙。④识:标记。⑤工部:指掌管工程建筑的衙门。⑥重译:言语不通需辗转翻译。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则报恩塔(2)烧成时
(3)半日(4)必顶礼赞叹而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今塔上损砖一块,以字号报工部,发一砖补之,如生成焉。
学校文学社为正在重建的报恩塔征集对联,请结合文章内容对出下联。Z。]
上联:造大窑器堪称奇迹
下联:

北村郑苏仙,一日梦至冥府,见阎罗王方录(囚:指去世的人)。有一官公服昂然入,自称所至饮一杯水,今无愧鬼神。王讥曰:“设官以治民,皆有利弊之当理,但不要钱即为好官,木偶于堂,并水不饮,不更胜公乎?”官又辩曰:“某虽无功亦无罪。”王曰:“公一身处处求自全,某狱某狱避嫌疑而不言,非负民乎?某事某事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三载考绩之谓何,无功即有罪矣。”官大狼狈,锋棱顿减。
(选自纪昀《阅微草堂笔记》卷一)
解释下面句中加点的词。
①所至饮一杯水木偶于堂
翻译下面的句子。
畏烦重而不举,非负国乎?
根据上文,作者认为做官不但要,更要。(每空不超过4个字)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