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处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上的淮安市于2012年8月正式开工建设南北地理分界线标志园,下图为标志园内分界线标志物模型。该标志物应位于 ( )
| A.半干旱地区与半湿润地区交界处 | B.半湿润地区 |
| C.半湿润地区与湿润地区交界处 | D.热带季风区 |
读“最佳人口规模”示意图,回答31——32题。
关于图中人口规模的叙述正确的是
| A.P′与P分别为生产力水平高、低条件下的合理人口容量 |
| B.P′为环境承载力 |
| C.P为环境承载力 |
| D.在不同的生产力水平条件下的环境承载力是相同的 |
图中反映了
| A.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正相关 |
| B.人口规模与生活质量呈负相关 |
| C.在生产力水平相同的条件下,生活质量越高,最佳人口规模越大 |
| D.当人口规模低于最佳人口规模时,人口的增长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呈正相关 |
青藏铁路二期工程已于2001年6月29日开工,该铁路穿越有“世界屋脊”之称的青藏高原,将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铁路。据此回答28——30题。青藏高原地区青稞、小麦、豌豆等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高的主要原因是
| A.气温高,雨量充沛 | B.气温偏低,水分蒸发少 |
| C.晴天多,日照时间长,光照条件优越 | D.农业机械化程度高 |
青藏地区的农田、村镇、城市主要分布在
| A.三江源地区 | B.横断山及雅鲁藏布江大拐弯地区 |
| C.藏北高原和昆化山南麓 | D.雅鲁藏布江谷地、湟水谷地 |
“青藏铁路”的规划表明
| A.自然条件是影响铁路区位选择的决定性因素 |
| B.先进的科学技术能有效克服交通运输线建设中的自然障碍 |
| C.交通运输线的区位选择,首先要考虑填补地区空白 |
| D.社会经济因素有时对铁路区位选择的影响并不明显 |
右图表示四类货物生产运输过程中的相关特征。读图,回答26——27题。
影响③类货物生产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技术 | B.市场 | C.原料 | D.劳动力 |
四类货物所对应的运输方式中,灵活性最好的是
| A.①对应的运输方式 |
| B.②对应的运输方式 |
| C.③对应的运输方式 |
| D.④对应的运输方式 |
图甲、图乙是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据此回答24——25题.
图A与图B中交通运输方式配对正确的是:
| A.甲——① | B.乙——② |
| C.丙——③ | D.丁——④ |
图A、图B是四种运输方式(铁路、公路、水运、航空)特征比较示意图。下列贸易中,选择的运输方式合理的是
A.天然橡胶:泰国→中国 选乙B.铁矿:澳大利亚→中国 选丁
C.鲜花:加拿大→美国 选①D.集成块:硅谷→渥太华 选③
右图是影响工业布局因素对某工业部门的影响程度,数字代表的工业布局正确的是
| A.①石油化工②有色金属冶炼③水产品加工④电视机装配 |
| B.①有色金属冶炼②石油化工③电视机装配④水产品加工 |
| C.①电视机装配②水产品加工③石油化工④有色金属冶炼 |
| D.①水产品加工②电视机装配③有色金属冶炼④石油化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