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时,小华同学根据自己推箱子时,箱子越重,推起来越费力,提出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有关”的猜想;小辉同学根据自己推箱子时,地面越粗糙,推起来越费力,提出了“影响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的猜想。下图是验证他们猜想的实验装置图。(接触面甲、乙为木板,丙为毛巾)
(1)小辉同学为了完成他自己的探究应按 两图进行。
(2)若小华选用正确的实验装置进行实验得到下表所记录的实验数据,请根据数据在所给坐标中作出摩擦力的大小f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大小F之间的关系图象。
压力F/N |
1.0 |
2.0 |
3.0 |
4.0 |
5.0 |
摩擦力f /N |
0.5 |
1.0 |
1.5 |
2 |
2.5 |
(3)根据图像可以得出f与F的关系是 。
(4)小华和小辉同学在实验中都应使小车做 运动。
(5)小华将图甲中木块沿竖直方向截去一半后,测得木块所受的滑动摩擦力变为原来一半.他由此得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随接触面积的减小而减小.你认为他的探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是 。
探究产生感应电流条件的实验步骤如图甲、乙、丙所示。
(1)本实验,我们通过观察什么现象来判断电路中是否有感应电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通过对比_________两图可知,产生感应电流的一个条件是电路要闭合;通过对比_________两图可知,产生感应电流的另一个条件是导体要在磁场中做切割磁感线运动。
(3)若图甲中AB棒不动,磁铁左右水平运动,电路感应电流(选填“有”或“无”)。
冬冬同学将漆包线(表面涂有绝缘漆的铜线)绕在两个完全相同的铁钉上,制成了简易电磁铁甲和乙,按图连接好电路,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请你结合实验中的具体情况,完成下面的内容。
(1)通过观察电磁铁的不同,可以判断电磁铁的磁性强弱不同。
(2)电磁铁乙的铁钉帽端为极(选填“N”或“S”)。
(3)当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向A端移动时,甲的磁性将_____________(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流过电磁铁甲的电流__________电磁铁乙的电流(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电磁铁甲、乙磁性强弱不同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
小静同学在用电流表、电压表测小灯泡的电阻、电功率的实验时,灯泡上标有“2.5V” 字样。
(1)如图所示,小静连接的电路还没有完成,如果要求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 向右移动时,电流表的示数变大,导线M应与滑动变阻器的接线柱连接(填“A ”、“B”或“D”)。
(2)电路连接正确后,小静闭合开关,发现小灯泡不亮,电压表无示数,电流表有示数,则产生这个故障的原因可能是。
(3)排除故障后进行实验,实验中测得灯泡两端电压、通过的电流、灯丝的电阻、灯泡的电功率和观察到的灯泡发光情况等,并记入下表:
实验次数 |
电压U/V |
电流I/A |
电阻R/Ω |
电功率P/W |
发光情况 |
1 |
1.5 |
0.22 |
6.8 |
0.33 |
较暗 |
2 |
2.0 |
0.26 |
0.52 |
较亮 |
|
3 |
2.5 |
8.3 |
正常发光 |
根据以上观察到的现象和记录的实验数据。
①你认为小灯泡L的额定功率为___________ (保留二位小数) 。
②小灯泡L在通过电流为0.26A时其电阻值为____________ (保留一位小数)。
③从以上表格中你能得出小灯泡的亮度由决定。
(4)他们还注意到,灯丝的电阻值随电压升高而增大,同学们想:导体的电阻不是与电压、电流无关吗?怎么会有这样的结论呢?你认为他们说的有道理吗?请你给他们作出合理的解释:。
小明到淀粉厂参加社会活动发现,收购员在选购马铃薯时,总是先把一定量的马铃薯洗干净称一称,然后再将这些样品放在水中称一称,两次称量差值越小,他给的收价就越高。这里包含什么道理呢?
小明从互联网上找到一张表格大致反映了马铃薯的相关信息:
马铃薯标号 |
① |
② |
③ |
④ |
⑤ |
马铃薯的密度ρ/(g·cm3) |
1.08 |
1.10 |
1.12 |
1.14 |
1.15 |
所含淀粉的百分率(%) |
14.0 |
18.0 |
22.5 |
26.5 |
29.0 |
收购价(元/kg) |
0.40 |
0.44 |
0.50 |
0.60 |
0.80 |
(1)通过对这个表格数据分析,你发现了什么规律?
(2)小明同学选用托盘天平、小刀、刻度尺等器材,测定马铃薯的密度。
①用小刀将马铃薯削成边长为4cm的正方体。
②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横梁平衡时,先将游码移到处,天平指针静止的位置如图甲所示,接下来应进行的操作是(填写字母代号)。
A.向右移动游码,使横梁平衡
B.向右移动平衡螺母,使横梁平衡
C.将马铃薯放于左盘,向右盘添加砝码
③天平横梁调节平衡后,往左盘放入削好的马铃薯;天平再次平衡时,右盘所加砝码和游码的位置如图乙所示。则马铃薯的质量是g,密度是g/cm3。
(3)选择这张表格中第几号马铃薯价格相对便宜而出粉率又高?请说明判断依据。
如图甲是小华同学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
(1)小华将系于小卡片两对角的线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小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并通过调整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2)当小卡片平衡时,小华将小卡片转过一个角度,松手后小卡片(选填“能”或“不能”)平衡。设计此实验步骤的目的是为了探究。
(3)为了验证只有作用在同一物体上的两个力才能平衡,在图甲所示情况下,小华下一步的操作是。
(4)实验中选择小卡片的目的是(选填“考虑”或“不考虑”) 小卡片的重力,原因是此实验是探究二力平衡的条件。
(5)在探究同一问题时,小明将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设计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同学们认为小华的实验优于小明的实验.其主要原因是。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 B.小书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才料 |
C.容易让小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 D.小卡片容易扭转 |
(6)小华在探究活动结束后想到物体的平衡状态包括静止和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那如何探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呢?小明提出了自己的实验方案:用弹簧测力计拉着钩码在(选填“水平方向”或“竖直方向”、“任意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观察到现象,可以得出结论:物体静止时的二力平衡条件同样适用于物体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