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物理学中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通过的路程叫速度,速度计算公式为:速度=路程/时间,即v=s/t。初中物理中还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密度、压强、功率、热值等,这种定义物理量的方法叫做比值定义法。高中物理中也有很多这样定义的物理量,如:把物体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变化量叫加速度(注:速度的变化量用△v表示,它等于前后速度之差;加速度用字母a表示,国际单位是m/s2)。由加速度的定义可知:

(1)若一个物体开始运动的速度v0=2m/s,经过5s后它的速度变为vt=6m/s,则这个物体在5s内的速度变化量△v=     m/s。
(2)若问题(1)中的物体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单位时间内速度的增加量相等),求出物体的加速度大小a=m/s2
(3)加速度的定义公式a=     
(4)匀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甲)所示,图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以速度v匀速直线运动的物体,运动时间为t时通过的路程s;匀加速直线运动的v-t图像如(乙)所示,其中阴影部分面积表示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物体,速度由v0到vt,运动时间为t时通过的路程s。用v0、t、a写出s的表达式,s=     

科目 物理   题型 实验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运动快慢的比较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俗语说“响水不开,开水不响”.开水真的不响吗?同学们对此进行研究,得到了老师的帮助,同学们分成若干组在实验室烧水进行实验,他们用温度计、数字声级计(测量声音强弱的仪器)、秒表分别测量水的温度、烧杯旁声音的强弱以及加热时间.其中某一组测量结果如下表:

时间/min
0
2
4
6
8
10
12
14
16
18
20
水温t/℃
21
40
60
70
80
85
90
95
99
99
99
声强级/dB
37.5
38.0
40.5
43.4
46.8
52.9
54.4
55.2
52.8
52.8
52.8
现象
无气泡
无气泡
有小气泡产生
少量气泡上升
上升气泡增多
大量气泡上升
水面有气泡形成
更多小气泡形成,水变浑浊
沸腾
沸腾
沸腾

(1)实验中,同学们观察到如图所示的气泡,你认为此图像是水沸腾 (填“前”或“后”)的情景,气泡中主要是()

A.小水珠 B.空气 C.水蒸气 D.氧气
(2)其中第16-20min水持续沸腾,由表格的信息可知水的沸点为 ℃,此时外界气压 1标准大气压。(填“等于”、“高于”或“低于”)
(3)为了说明水沸腾过程中是否需要吸热,应该 ,观察水是否继续沸腾。
(4)分析表格中的信息,可知温度为 ℃时,响度最大.你认为以下关于“响水不开,开水不响”的理解正确的是 (填“甲”或“乙”)。
甲:声音大的时候,水并不开,等声音不响了,水就开了;
乙:开水并非不响,只是相对于最响的时候,声音略小一些而已.

如图所示,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探究声音的特征:

(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你认为下面四幅图中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的是
(2)如图A所示,硬纸板接触齿数不同的齿轮,齿数越多,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越高。如图D所示,吹笔帽发出的声音是 振动产生的。
(3)如图B所示,将一把钢尺紧按在桌面上,一端伸出桌面适当的长度,拨动钢尺,就可听到 (填“钢尺”或“桌面被拍打”)振动的声音,若改用更大的力拨动钢尺,则听到声音的 (填“音调”、“响度”或“音色”)变大;逐渐增加钢尺伸出桌面的长度,仔细聆听钢尺振动发出声音后,发现音调逐渐变低了,观察发现此时钢尺振动慢了,当钢尺伸出桌面超过一定长度时,虽然用同样的力拨动钢尺,却听不到声音,这时由于

架设两套完全相同的(如图甲所示)加热装置,两套装置的试管中分别装有少量的相等体积的M固体和N固体.它们的加热时间—温度曲线如图乙所示(M为实线,N为虚线),在35min内M物质从固体熔化成了液体,N物质始终是固体.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由图乙可知M、N肯定都是晶体
B.N固体的熔点是100℃
C.第12min时M物质是固态
D.这种加热方法一般称为“水浴法”优点是被加热物质受热经较均匀,缺点是加热温度一般不会超过100℃

小芳想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她找到了如下图所示的一些实验器材:

(1)为了验证猜想,实验中她应该选择B蜡烛和 蜡烛,选 作为平面镜.(填写代表实验器材的字母)
(2)选好器材后,她将器材按照如下图甲所示位置摆放好,若将镜前蜡烛称为蜡烛A,镜后蜡烛称为蜡烛B,则小芳要想观察到蜡烛A所成的像,她应在蜡烛 (选填“A”或“B”)一侧观察.

(3)点燃蜡烛A,在玻璃板后面移动蜡烛B,直到看上去与蜡烛A的像 ,此现象说明像与物体大小相等,在这个过程中蜡烛B ( 选填“应该”和“不应该”)点燃.
(4)如图乙是小芳的实验记录,通过分析发现像与物到镜面的距离
你认为小芳实验中的不足之处是:
(5)实验中,小芳又突发奇想,将蜡烛A移至如图丙所示的位置,请问她还能完成该实验探究吗?

(6)实验中,小芳看到点燃的蜡烛通过玻璃板成两个像,其中距离观察者较远的像较暗,远处的像是来自于蜡烛的入射光经过玻璃板________(只有一个选项正确,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横线上)。

A.一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B.两次反射、一次折射形成的
C.一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D.两次反射、两次折射形成的

某同学做“观察水的沸腾”实验:

(1)安装该实验装置时,应该先固定图甲中A、B两铁圈中的 铁圈。
(2)该同学实验装置及读温度的方法如图甲所示,他在实验中的错误是:

(3)这个实验所需要的器材,除上甲图所示器材外,还需要火柴和____ __
(4)温度计刚插入热水时,管壁模糊,很难看清示数,原因是
(5)若操作正确无误,根据图乙可知某一时刻烧杯中水的温度是 ℃。
(6)下表是本实验过程中不同时刻的温度记录,小明由于粗心大意记错了一个实验数据,你认为错误的数据是 ℃。由实验数据可知,水沸腾时的温度是________℃,可判断当时的大气压 (选填“高于”、“等于”或“低于”)1标准大气压。

时间/min

8
9
10
11
12
13
14

温度/℃

96
97
98
98
95
98
98

(7)如上图丙中的四个图表示的是水在沸腾前后连续加热过程中出现的四个现象,请按它们出现的先后顺序排列起来: 。(只要写字母)
(8)实验过程中发现:从开始加热到水刚沸腾时所用时间过长,请你想一种可以节省实验时间的办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