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图一为甲、乙两种物质(不带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图。

Ⅰ.图一中M交点的含义是 (10) 
Ⅱ.t1℃时,100g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含有 (11) 
甲,该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12) 
Ⅲ.升高温度能够使其饱和溶液转化为不饱和溶液
的是 (13) (填“甲”或“乙”)。
Ⅳ.在t1℃时,A、B两烧杯中均盛有20g水,分别加入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搅拌后如图二所示,则加入固体的质量必须大于 (14) g。
Ⅴ.将两个烧杯中的溶液升温至t2℃,有关A、B两烧杯中的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15) 
①溶质质量:A可能等于B ②溶液质量:A一定大于B ③溶质质量分数:A可能等于B
④溶剂质量:A一定等于B   ⑤溶液状态:A一定不饱和,B一定饱和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溶质的质量分数、溶解性和溶解度的关系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0分)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最宝贵的资源。试用你学过的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节约水资源,防止水污染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下列做法会造成水体污染的有(填序号)

A.工业废水直接排放 B.工业废气处理后排放
C.禁止使用含磷洗衣粉 D.大量使用化肥、农药

(2)右图是水通电分解的示意图。在实验过程中,试管a中产生的气体是 ,试管b中产生的气体是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为除去水中的不溶性杂质,某同学制作了右图所示的简易净水器,其中小卵石的主要作用是

6分)下图是镁元素、氯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及有关粒子的结构示意图。请回答下列问题:

(1)镁元素的原子序数为;氯离子的结构示意图为(填序号)。
(2)镁原子与氯原子的最本质的区别是

把A、B、C、D四种纯净物放在一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反应前后个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A
B
C
D
反应前质量∕g
2
24.5
2
1
反应后质量∕g
16.9
0
2
未知

回答下列问题:
(1)反应后D的质量是g。
(2)C物质可能是(反应物、生成物、催化剂)。
(3)容器中发生的反应的反应类型是(填基本反应类型)。

(1)用化学符号表示:2个水分子___________;1个钠离子___________;
(2)甲、乙、丙、丁四种元素,甲的单质是空气中含量最多的气体;乙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丙是水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则:甲的单质是___________;乙元素是___________;乙和丙形成的化合物是___________。(均用化学符号表示)

碘元素对人体健康起着重要的作用,在食盐中加碘可有效预防甲状腺肿大的发生。
如图是某品牌加碘盐的标签,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碘酸钾中阳离子的符号,碘酸钾中K、I、O 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
(2)高温烹饪会使含碘量降低,说明碘酸钾的化学性质之一是
(3)根据有关数据估算,每 500g 该加碘食盐中碘酸钾(KIO3)的质量范围是。(填字母序号)
A.15~30mg B.25~51mg C.60~120mg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