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对实验现象的解释与结论正确的是
编号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解释与结论 |
A |
向某溶液中加入BaCl2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生成了难溶于水的BaSO4, 该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
B |
向鸡蛋清溶液中, 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 |
有白色沉淀产生 |
蛋白质发生了盐析 |
C |
向甲苯中滴入少量浓溴水, 振荡,静置 |
溶液分层,上层呈橙红色,下层几乎无色 |
甲苯和溴水发生取代反应, 使溴水褪色 |
D |
向蔗糖中加入浓硫酸 |
变黑,放热,体积膨胀,放出刺激性气体 |
浓硫酸具有吸水性和强氧化性, 反应中生成C、SO2和CO2等 |
下列有机物结构与性质分析正确的是( )
A.![]() ![]() |
B.乙酸乙酯(CH3COOCH2CH3)的核磁共振氢谱出现三组峰,且峰面积之比为3:2:3 |
C.分子式为C4H10的有机物一氯代物共有8种 |
D.![]() |
下列有关命名的说法正确的是( )
A.![]() |
B.![]() |
C.![]() |
D.![]() |
铜锌原电池(如图)工作时,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
①电子流动方向从Zn—灯泡—Cu—盐桥;②Zn电极的质量减轻Cu电极的质量增重;③盐桥中的K+移向CuSO4溶液;④将锌片浸入硫酸铜溶液发生的化学反应与该电池反应相同为:Zn+Cu2+=Zn2++Cu;⑤Zn电极失电子发生还原反应
A.①②③ | B.②④⑤ | C.②③④ | D.③④⑤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1.0 mol·L-1的KNO3溶液:H+、Fe2+、Cl-、SO42- |
B.c(H+)/ c(OH-) = 1012的溶液中:NH4+、Al3+、NO3-、Cl- |
C.由水电离的c(H+) = 1×10-13mol/L溶液中:K+、Na+、AlO2-、CO32- |
D.含1.0mol·L-1Al3+的溶液中:Na+、HCO3﹣、SO42﹣、Mg2+ |
下列离子方程式中不正确的是 ( )
A.Ca(HCO3)2溶液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HCO3- +Ca2++OH-=CaCO3↓+H2O |
B.硫代硫酸钠与稀硫酸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S2O32-+2H+=SO42-+S↓+H2O |
C.利用水解原理制备纳米材料TiCl4+(2+n)H2O![]() |
D.向明矾溶液中滴加Ba(OH)2至SO42-恰好完全沉淀时 |
Al3+ +2SO42-+2Ba2+ +4OH-=AlO2-+2BaSO4↓+2H2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