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2014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开局之年。
材料一:……从那时以来……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从农村到城市、从经济领域到其他各个领域,全面改革的进程势不可挡地展开了。   
——中共十七大报告
(1)材料一中“从那时以来”的那时指什么时间?结合所学知识,写出材料中“从农村到城市”是如何改革的。
材料二:“一九七九年那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画了一个圈……一九九二年又是一个春天,有一位老人在中国的南海边写下来诗篇……”
(2)1992年的“春天”又指什么?南海边的“诗篇”是指什么?结合史实说明它对中国的影响是什么?
(3)深化改革要不忘总设计师,请问他是谁?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十一届三中全会及其重要意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
材料一 公元前2世纪的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阿在他的《通史》一书中早已论述了这一观点,他说:“在今天这个时代,历史可说已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意大利和利比亚发生的一切与亚洲和希腊发生的一切密切相关,所有各种事件,最终只归于一个结局……”
材料二 开放的、主动积极的文明之间通过和平交流的方式实现文明的整合;开放的、积极的文明与封闭的、被动的文明之间通过暴力冲撞的方式来实现文明的整合。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中波里比阿的话,你认为文明与文明之间冲撞也好,交流也好,最终会怎么样?为什么?
(2)根据材料二,你认为哪种文明整合的方式有哪些?哪一种对人类更有利?为什么?

连线题:请将下列历史时间与相应的历史事件正确连线。

材料题:
耶路撒冷城是阿拉伯和犹太两个民族矛盾的焦点,是以巴两个国家的首都,是三大宗教的圣地,这在世界城市中是独一无二。宗教对世界政治、经济影响甚大。有些国家宗教地位十分重要,例如,有的国家政教合一,国家领袖同时是宗教领袖,宗教教义成为国家法律的依据;有的国家定佛教为国教,青年人均需到寺庙做定期和尚;又有的国家定基督教为国教,教会不仅掌管婚丧、教育大权,而且直接干预政治。宗教有时被统治阶级利用作为统治人民、挑起事端和对外侵略的工具。同时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如文化、生活习惯等都有着显著影响。
请回答 :
(1)你知道三大宗教是哪三个,产生的时间、地点、创始人吗?
(2)三宗教的核心教义分别是什么?

学校准备举办一次古代埃及、古代中国文明成就展。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参加筹备工作。
(1)请在展览中列举古代埃及和古代中国有代表性的文化成就各一例。
(2)在展览的结束语中,要归纳出中埃两个文明古国形成的相同的自然地理环境因素,你认为是什么?

材料题:
诏书规定:第一,效法隋唐的均田制,实行“班田收授法”。废除贵族对土地和部民的私有权,改土地、部民为国有;国家计口授田,对于6岁以上的公民,每6年按人口班给口分田一次,男子每人2段(相当于3.5亩),女子为其2/3,奴婢受相当于自由民的l/3,所班田地不得买卖,死后归还政府。第二,关于租税,效法唐朝租庸调制,受田农民必须向国家交谷(租)、服劳役或纳布代役(庸),交地方土产(调)。第三……
(1)材料反映的是日本历史上哪一次改革的内容?(3分)此次改革日本学习的是中国的哪些朝代?
(2)这次改革的内容是什么,对日本有什么影响?(6分)
(3)日本通过效仿中国改革取得了成功,在今天的日本你能找到哪些中国文化的影子?今天我们学习了这段历史,对你有何启示?(6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