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政府解散财阀,资本占有结构出现明显变化。下表为日本不同所有者的股票分布状况(%)。

所有者年份
政府和公共机关法人
金融机关
其他国内法人
外国法人
个人
其他
1950年
3.2
12.6
11
0
61.3
11.9
1960年
0.2
23.1
17.8
1.1
46.3
11.5
1969年
0.3
32.2
21.3
3.2
40.1
2.9

对其解读有误的是 (  )
A.政府实行自由放任经济政策     B.股票市场对外开放程度有所提高
C.金融机关的影响力逐渐增强     D.个人持股比例逐步降低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从洋务运动“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到康有为“托孔改制”,从三民主义到新文化运动,一些激进派提出全盘西化、“打倒孔家店”的口号,造成近代西学地位不断提高,以儒家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中学地位不断下降,这主要是因为( )

A.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逐步加深
B.西方列强的侵入,西学涌入中国
C.知识分子思想逐渐激进
D.中国社会的变化和逐步转型

梁漱溟先生在《中国文化要义》中说到“像今天我们常说的‘国家’‘社会’等等,原非传统观念中所有,而是海通以后新输入的观念。旧用‘国家’两字,并不代表今天这涵义,大致是指朝廷或皇室而说。自从感受国际侵略,又得新观念之输入,中国人颇觉悟国民与国家之关系及其责任。”材料表明()

A.在传统观念中已形成了民族国家的概念
B.维护国家利益是国民应尽的责任
C.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是国民的基本责任
D.旧用“国家”并非是指朝廷或皇室

孙中山将其民权思想用“天下为公”四字概括,其核心内容为“民有、民治、民享”,这一思想()

A.与儒家大同思想并无区别 B.深受伏尔泰思想影响
C.与卢梭政治思想相类似 D.与人民民主专政内容一致

“国”字在书法里面有41种写法,而且是汉字中写法较多的一个字。下图中“国”字被广泛使用最晚的是()

民族的反思,是在遭遇极大的困难中产生的。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的第一次反思是在鸦片战争后,渐知诸事不如人,只有学习西方。第二次则是反思何以学了西方仍然失败。其中的“第一次反思”付诸政治实践开始于()

A.第二次鸦片战争后 B.中法战争后
C.甲午中日战争后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