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是2012年11月29日,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在国家博物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过程中,习近平发表的重要讲话之一。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信心。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共13分)
材料一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随着另一场梦的破碎产生的。长期以来,中华文明以其独有的特色和辉煌走在了世界文明发展的前列,为世界文明进步作出过巨大的贡献。然而,随着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兴起,随着近代工业革命脚步的加快,中国很快落伍了。固步自封的封建统治者仍然沉浸在往日的辉煌所造就的梦想之中,等待着“万国来朝”。不料,等来的却是西方列强的船坚炮利,等来的却是亡国灭顶之灾。
(1)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材料一中“另一场梦的破碎”是由什么事件导致的?这一事件对中国的经济结构产生了哪些影响?
材料二 新中国成立伊始,毛泽东同志等老一辈革命家就带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为建设一个繁荣昌盛、各族人民当家做主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奋斗……然而,探索的道路并不平坦。在一个经济文化落后的东方大国实行彻底的民主革命并取得胜利固然不易,在这样的大国穷国中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更是一件前无古人的伟业。实现伟大的梦想,想要一帆风顺,没有牺牲,不付出代价,是难以想象的。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在新中国五六十年代的经济建设上的哪些事件让我们付出了难以想象的代价?
(3)结合以上材料和所学知识归纳,为了实现“中国梦”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的表现。
(4)中国几代人为实现中国梦而作出的探索,给了我们今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哪些启示?
(l8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辉煌属于希腊,宏伟归于罗马”这句话,显然是对古代希腊和罗马取得成就的赞扬……希腊、罗马的许多智慧集中代表了古代西方政治文明的辉煌成就,……他与现代文明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和传承。
——《西方政治制度史》
(1)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希腊、罗马对人类的主要贡献。(3分)
材料二公元前6世纪,梭伦执政时期,公民大会成为国家最高权力机关,负责审议并决定一切国家大事……公元前6世纪末,克里斯提尼创立新的五百人议事会,每部落选出50人参加,议员名额依据各居住区公民人数按比例分配。当选议员可以连选连任,但公民一生只能担任两届议员。公元前461年伯里克利时期,官职(除十将军外)向所有公民开放,通过抽签选举产生,公民大会、五百人会议和民众组成“陪审法庭”拥有最充分权力,“陪审法庭”负责审理全国大部分案件……
——摘编自《西方政治制度史》
(2)据材料二,概括雅典民主政治的主要特点。(4分)
材料三美国国会由众议院和参议院组成,国会是美国的最高权力机关,它拥有立法权、财政权、行政监督权、同意权、条约批准权和部分司法权力。,美国宪法规定,众议院由美国各州人民直接选举产生的众议员组成,任期两年,到期全部改选。参议院每州两名任期六年,每两年改选三分之一。……总统拥有行政权,由选举产生,任期四年。……联邦宪法第三条第一款规定:“合众国的司法权,属于最高法院和国会随时规定和设立的下级法院,并规定一切犯罪,均须由陪审团审判的原则。”
——摘编自《西方政治制度史》
(3)据材料二、三,指出美国民主政治和雅典民主政治的相似之处。其说明了什么?(3分)
材料四如何学习外国呢?孙中山晚年说:“中国几千年以来社会上的民情风土习惯,和欧美的大不相同……所以管理社会的政治自然也是和欧美不同,不能完全仿效欧美,照样去做,像仿效欧美的机器一样。欧美的机器,我们只要是学到了,随时随地都可以使用。至于欧美的风土人情和中国不同的地方是很多的,如果不管自己的风土人情是怎么样,便像学外国的机器一样,把外国管理社会的政治硬搬进来,那便是大错,我们必须按照自己的社会情形,迎合社会潮流去做,社会才可以改良,国家才可以进步。”
——孙中山《三民主义》(1924)
(4)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到1924年孙中山关于民主政治建设的主张有何变化。并分析产生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8分)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在小农经济和宗族制度下,家庭以男性为中心,以男性代际继承即父子关系为主轴,形成了以“孝”为核心的家庭伦理。家庭中的夫妇关系,只是作为附属,由此形成了男尊女卑、男主外女主内、男主女从、夫为妻纲等一系列夫妇伦理,其主旨在于维护男性为中心的家庭等级秩序,保障家族的安定、繁衍和兴旺。
——《家庭伦理关系的变迁》
(1)据材料一,概括传统家庭伦理的主要特点。并分析其原因。(6分)
材料二戊戌维新时期,维新人士提出了近代家庭伦理,如康有为在《大同书》中,批判传统夫妇之伦是“夫之专制其家,鱼肉其妻孥,视若奴婢,恣其凌暴”,他提出大同理想的家庭伦理观,认为婚姻应当是“男女婚姻,皆由本人自择,情志相合,乃立合约”。……主张废除家庭,彻底实现男女间的平等、自由。另一位维新思想家严复,也批判“夫为妻纲”的夫妇之伦,认为“女子之于其夫,非其自择者也”,但却要强调妻对夫的片面服从、贞节义务,这是“以男子之私”而压迫女子,是“为人道之至苦”,这种男女不平等的极不合理的家庭礼法,必将要大变革。
——《家庭伦理关系的变迁》
(2)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以来家庭伦理有何新变化。并分析产生新变化的原因。(6分)
(3)综合以上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家庭伦理变化的认识。(4分)
(16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据材料一,简要概括1933年到l945年美国经济发展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该特征的主要原因。(6分)
材料二二战结束后,杜鲁门总统和美国其他领导人坦率地承认,美国必须出口美国商品,必须进口战略原料,到l947年美国出口占世界出口的l/3,价值每年达l40亿美元。关键性的工业例如汽车、卡车、工作母机、钢、农业机器的繁荣严重依赖对外贸易;农民大约出口其一半的小麦。当年的总统经济顾问委员会副主席利昂凯塞林说:“如果我们要想避免经济崩溃,美国必须在未来十年内,在国内外另外找到4000亿美元的市场。”如果美国的出口缩减,海外市场缩小,那30年代的大萧条将会重演。马歇尔在演说中毫不掩饰这一点,欧洲经济的衰败“除了对整个世界的影响,以及因人们的贫弱而引起混乱的可能性之外,美国经济的后果如何,也应该使大家明白”。
——摘编自《二战后的美国经济》
(2)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初期美国经济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3分)
材料三二战后初期,西欧地区面临经济崩溃,美元和黄金储备几乎枯竭,外贸能力几乎丧失。世界其他国家中,有许多国家纷纷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策,如果没有美国积极主动的措施,美国的经济运转就会失灵。
——摘编自《二战后的美国经济》
(3)据材料三和所学知识,概括二战后初期美国为解决经济存在的问题,针对国际市场采取了哪些“积极主动”的措施。(2分)
(4)综合上述材料和问题,谈谈你对美国“积极主动”措施的理解。(5分)
(10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马基雅维里在讨论共和的《李维史论》中说,人性的软弱使民众难以抵抗腐的
诱惑,他们不易为共和做牺牲,反而更容易被专制权力所网罗,“为了一点小恩小惠就成为专制的帮凶”。而且,就像罗马共和晚期恺撒称帝的时候“民众懵懂无知,居然看不到正在
套到自己脖颈上的缳轭”。现在人们回顾共和在中华民国初期的失败,往往归咎于强权人物对共和制度的破坏。制度的失败总是在历史书里留下太专一的印痕,使那些没有能在历史书里现身的其他失败因素几乎被完全忽略。……1911年的共和革命是在一个人民不自由对自由非常缺乏了解的国家里发生的。中国很幸运地有了像孙中山这样的“贤明之士”,但是,仅仅这样的贤明之士,并不能解除共和的危机:“假如因腐败而衰落的城邦能够东山再起,那也是因为当时正好有德行好的人在世,而不是因为维持着良好秩序的集体德行。此人一死,(国家)便会重蹈覆辙。”
——徐贲《辛亥革命历史教训:腐败的国民乃是共和制度杀手》
材料二:梁启超认为精神是文明的最根本方面,“文明者,有形质焉,有精神焉,求形质之文明易,求精神之文明难精神既具,则形质自生,精神不存,则形质无附,然则真文明者只有精神而已”,他又结合中国传统的元气论对其作了进一步发挥。他将精神分为形质之精神和精神之精神,政治法律制度等可见可闻但不可触摸,为形质之精神,而“国民之元气,则非一朝一夕所致,非一人一家之所可成,非政府之力所能强逼,非宗门之教所能劝导,是之谓精神之精神。”元气是文明的根本,更是立民进而立国的根基,“国于天地,必有以立。国所与立者何?日民而已;民所以立者何?曰气而已。”不管中国还是日本,文明的程度都不如欧美,学习西方,根本的是要学习西方文明的精神,尤其是中国旨在学习西方技术和制度的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都不成功,这就使粱启超更加相信学习西方精神的重要。但是如何学习西方的精神呢?“求精神之精神,必以精神之精神而感召之。”
——王敏《启蒙与反思》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在历史书里留下太专一的印痕”包括哪些?对
“那些没有能在历史书里现身的其他失败因素”如何认识。(4分)
(2)根据材料二指出“形质之精神和精神之精神”是什么?并分析梁启超为什么“相信学习西方精神的重要”?(6分)
(10分)阅读下列材料并回答问题
材料一:“至于神,我既不知道他们是否存在,也不知道他们像什么东西,有许多东西
我们认识不了的,问题是晦涩的,人生是短促的”。
——普罗塔戈拉
材料二:“世俗权力是受上帝的委托来惩治奸邪,保护善良的。因此,我们应当让世俗
政体在整个的基督教世界中执行它的职务,不要加以任何阻碍,无论什么人,不管他是教皇、主教、传教士、或是修士、修女,世俗权力都有权来管他。”
——马丁路德在《致德意志贵族书》
材料三:(启蒙运动)在宗教方面,主要口号是“砸烂可耻的东西,”,即消灭宗教的狂热和不容异说。……在政治方面,哲人们也有一个关健性的用语一“社会契约”,……“行政权的受托人不是人民的主人,而是人民的办事员;它(人民)能如心所愿地使他们掌权和把
他们拉下台;对受托人来说,不存在契约的问题,只有服从。”……这些口号破坏统的制度和习俗。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普罗塔戈拉对神持何态度?分析其产生的社会根源。(2分)
(2)材料二反映了马丁路德的什么观点?分析其产生的思想因素。(2分)
(3)依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的主要思想主张。说明它是如何破坏了“传统的制度和习俗”的?(6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