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表示番茄植株(HhRr)作为实验材料培育新品种的途径,请据图分析回答。
(1)途径4依据的遗传学原理是 。
(2)通过途径2、3获得幼苗的过程都应用了 技术,其依据的生物学原理是 。
(3)通过途径2获得新品种的方法是 。
(4)品种B与品种C基因型相同的概率为 ,品种C的基因型是 。
(5)如果想得到基因型为HhRrT这样的植株,常采用 技术。
下图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常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请回答:
(1)生态系统结构复杂,各组分间通过和紧密联系,形成统一整体;同时,调节着生物种间关系,以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2)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若要保持一个封闭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必须从外界源源不断的输入。
(3)对a、b两个生态系统施加相同强度的干扰,若ya>yb,
则这两个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的关系为a
b(>、<或=);对同一生态系统来说,x和y的关系
为。
(4)环境污染是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之一。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可用于生态风险评估。进行生态风险评估时,要计算出一个风险商数(RQ),若RQ<1显示污染物对生物的健康只构成低风险,RQ≥l则显示污染物可能对生物有害。请根据表中的RQ值预测污染物对4种生物生存和该生态系统稳态的影响。
生物种类 |
RQ |
||
汞(Hg) |
铅(Pb) |
||
A |
某种小乔木 |
0.75 |
0.55 |
B |
某种植食动物 |
1.26 |
0.84 |
C |
某种大型真菌 |
0.91 |
0.48 |
D |
某种肉食动物 |
1.25 |
2.05 |
白花三叶草有叶片内含氰(HCN)和不含氰两个品种。已知氰化物的产生途径是:
(1)除图示方式外,基因决定性状的另一条途径是。
(2)某植株叶片内含氰,其基因型可能是。
(3)现有两个能稳定遗传的不产氰亲本杂交,获F1自交,在F2中会出现产氰和不产氰两个品种,则亲本的基因型是和,F2中不产氰和产氰植株的理论比是。
(4)在不产氰叶片提取液中分别加入中间物质或酶2,有可能在提取液中得到氰(可用一定方法检测),根据此原理可以设计实验来推断F2中不产氰植株的可能基因型。现提供中间物质和酶2,请完成对F2中不产氰植株基因型的推断过程:
①取待检植株的叶片制成提取液,。②。
下图是某湿地生态系统的碳循环图解,据图回答:
(1)碳在生物群落与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的形式进行。
(2)从食物链的角度看,图中共包含了个营养级,以藻类植物为食的小型浮游动物处在(以图中字母回答)环节。
(3)研究者观察到黑脸琵鹭处在图中的最高营养级。假设F摄入的能量为a,其中存在于粪便中的能量为b,呼吸散失的能量为c,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为d,若能量的传递效率在10~20%之间,则流入黑脸琵鹭的能量最多为。
(4)研究者要调查黑脸琵鹭的种群密度,常用的调查方法是。
菠菜属于雌雄异株植物,其性别决定方式为XY型。实验发现菠菜的性别还受细胞分裂素(主要是根合成)和赤霉素(主要是叶合成)的影响,两种激素保持一定比例时,自然界中雌株和雄株出现的比例基本相同。去掉部分根系时,菠菜会分化为雄株;去掉部分叶片时,菠菜则分化为雌株。请根据队上资料,回答问题:
(1)细胞分裂素的相对含超增高时,菠菜分化为性植株,而赤霉素相对含培增高时,菠菜分化为另一种性别的植株。造成这种性别分化的根本原因是。
(2)若要证明去掉部分根系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情况,可让其与(自然界中或去掉部分叶片)的雌株杂交,若子代,则该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Y:若子代,则该雄株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
(3)菠菜的抗病对不抗病为显性,由核基因控制,如要验证该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应用自然界中的不抗病雌株和抗病雄株杂交,其子代的表现型应为。
20世纪50年代,卡尔文及其同事发现了卡尔文循环,他因此获得了1961年诺贝尔化学奖。卡尔文将小球藻装在,一个密闭容器中,通过通气管向密闭容器中通入CO2,通气管上柯一个开关,可以控制CO2的供应,密闭容器周围有光源,通过控制电源开关可以摔制光照的有无。
(1)卡尔文向密闭容器中通入14CO2,发现反应进行到5s时,14C出现在一种五碳化合物(C5)和一种六碳糖(C6)中。将反应时间缩短到0.5s时,14C出现在一种三碳化合物(C3)中,这说明CO2中C的转移路径是。上述实验中卡尔文是通过控制来探究CO2中碳原子的转移路径。
(2)卡尔文通过改变实验条件来探究卡尔文循环中固定CO2的化合物,这时他发现C5
的含量快速升高,其改变的实验条件是,由此得出固定CO2的物质是C5。
(3)为了保持小球藻中的化合物停留在某一状态,号尔文将不同反应条件下的小球藻放入70℃的热酒精中,其目的是使,导致化学反应停止,然后利用不同化合物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不同,通过法,分离出各种化合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