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为一定量的小麦种子(主要储能物质为淀粉)萌发过程中二氧化碳释放速率和氧气吸收速率的变化数据,据表回答问题。
萌发时间(h) |
0 |
2 |
4 |
6 |
8 |
12 |
18 |
24 |
30 |
36 |
40 |
CO2释放率(L/h) |
3 |
5 |
12.6 |
21 |
27.6 |
42.6 |
55 |
55 |
55 |
55 |
55 |
O2吸收率(L/h) |
0 |
0 |
7.6 |
12.6 |
16.3 |
17.6 |
17.6 |
17.6 |
22.4 |
42.6 |
55 |
(1)在2h之前,种子的呼吸方式为__________。在36h之后种子呼吸的主要方式是__________
(2)在24h时,无氧呼吸消耗的淀粉是有氧呼吸的__________倍。
(3)如果以单位时间内CO2释放速率来标量呼吸速率,那么在0 - 12h,小麦种子无氧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有氧呼吸速率的变化趋势是__________,出现这些变化趋势与种子在萌发过程中大量吸收__________有关。
【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苹果醋具有营养丰富,增强机体免疫力,护肤养肝等多种功效,以鲜苹果汁为原料利用发酵瓶制作果酒和果醋的过程简图如下图1,请分析回答:
图1图2
(1)过程甲中使用的微生物是,发酵温度控制在18℃~25℃,经过10-12天后,样液中是否产生酒精,可以用来检验。
(2)利用苹果酒制作苹果醋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
(3)过程乙中使用的醋酸菌可以从食醋中分离纯化获得,右图操作是分离纯化过程中利用法进行接种,在操作过程中应注意的事项有下列哪几项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每次划线前和结束时都需要灼烧接种环;②灼烧接种环后,待其冷却后再划线;
③第二次及以后的划线,要从上一次划线的末端划线;④最后一次划线不能和首次划的线相接触。
(4)为了保持菌种的纯净,对于长期需要保存的菌种,可以采用的方法。
(5)某同学尝试自己利用图2装置制果醋,制作过程中进气口应,排气口要通过一个长而弯曲的胶管与瓶身相连,这样做的原因是。
黄石有个1000余亩的草甸山,生长着及腰深的黄背草、白芒、芭茅等多年生草本植物,春日的草甸山一片绿海,秋日则如金黄麦浪,吸引了不少游客休闲,也吸引了一些学生来调查研究。
(1)美丽的草甸山给人们提供了休闲放松的环境,体现了生物多样性的____________价值。
(2)某同学用样方法调查草甸山上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则取样最关键的是_______________。
(3)也有同学调查土壤中小动物的丰富度时,取回了一些土壤带回实验室,用诱虫器采集小动物时,忘记打开装置上的电灯,结果会使统计结果_________________(偏大、偏小、不变)。
(4)草甸山上,黄背草高约0.5米,白芒1—2米,而芭茅可达2—4米,这体现了该群落的_______结构。
(5)同学们发现,被踩踏过的地方,不见三种植被,取代的是低矮的草,甚至出现不长草,土壤板结的现象。这说明人类的活动正影响着群落的_____________。
一对青年张某(男)、李某(女)向医师进行婚前遗传咨询。医师经询问调查获知:
①甲病、乙病均为单基因遗传病,双方家庭均不含对方家庭的致病基因;
②张某患甲病,且其家系图如下,图中Ⅲ3即为张某,Ⅱ4不携带致病基因;
③李某及其父母均正常,但她的弟弟患乙病。
若以上基因传递过程中不考虑基因突变的发生,请结合上述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甲病的遗传方式是;确定依据是:通过与个体间的关系及表现型可排除伴X显性遗传;通过Ⅱ4不携带致病基因及个体的表现型可排除。
(2)已知乙病在男性人群中的患病率远高于女性人群,则乙病的另一遗传特点是。
(3)若医师通过一定办法确定了本题中张某和李某两人的基因型,并且推算出他们婚后生出患病孩子的几率是5/8。图中的圆形代表体细胞,请在圆内作图,正确表示李某的体细胞中相关基因及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甲病相关基因用A或a字母,乙病相关基因用B或b字母,竖线代表染色体。
(11分)将豌豆放在适宜条件下黑暗培养7天后,从生长状况相同的一些胚芽鞘上分别制取两种等长的切段(S1、S2)若干。然后将两种切段分别在不含外源激素、含生长素、含赤霉素(生长素与赤霉素浓度相同),适宜条件下继续培养3天观察记录结果。结果如图(其中图3为第3天测量的伸长值)
(1)胚芽鞘尖端、幼芽、幼叶等部位都能产生生长素,图2中,I组与C组相比,I组的S1段伸长不如C组的原因:。
(2)从图3可知,(激素)对S2段的伸长促进作用更明显,主要体现了该激素的哪种生理作用:。
(3)如果分别用DNA合成抑制剂和蛋白质合成抑制剂处理S2段后再进行相应实验,则对实验结果影响较大的是抑制剂处理过的切段S2。
(4)某同学利用若干等长的S2段、含14C赤霉素的琼脂块及空白琼脂块,设计实验证明赤霉素无极性运输特点。但只做了一组实验,请右下方框中补出其对照实验,并写出各自最可能的实验结果。
实验结果:
为研究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去顶部叶对单株和群体产量的影响,研究者选取开花后3天的植株进行处理,从顶部去除不同数量叶片,每隔13天测定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和光合速率(代表单株产量),同时在一定面积的样方中测定群体玉米籽粒中有机物的积累量(代表群体产量),结果如图。(备注:穗位叶位于植株中下部,其光合产物可向各部位运输。)
(1)由图1可知,去叶13天测定时,穗位叶的叶绿素含量随着__________而增大。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影响玉米叶片光合速率的外界因素主要有。
(2)由图2可知,种植密度较高的玉米田中去除片顶部叶片,可使玉米单株光合速率和群体光合速率都增加。
(3)由图2可知,随顶部去除叶片数量增加,__________的光合速率持续增加,但群体产量曲线是先增加后又降低,根据相关信息,推测可能的原因是去除较多顶叶会导致穗位叶向玉米籽粒的有机物输入量(增加、减少或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