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l是1999年柴达木盆地德令哈地区的部分气象及干物质积累情况,表2表示混播试验初期一段时间内该地区主要食物链的能量值。请分析回答问题:
表1 1999年德令哈地区的部分气象及干物积累动态
月份 |
5月 |
6月 |
7月 |
8月 |
月平均温度 |
11.20 |
14.80 |
17.60 |
16.90 |
月均降水量 |
14.10 |
37.00 |
31.60 |
30.40 |
群落地上生物量积累(g/m2,干重) |
148.50 |
464.50 |
291.00 |
-36.00 |
生长速率(g/m2·d) |
4.64 |
14.98 |
9.70 |
-1.16 |
表2 一段时间内植物、田鼠和鼬的能量值
(1)调查弃耕地上某种植物种群的数量时,取样的关键除考虑样方的大小和数量外,还应注意__________取样。
(2)表1表明,各类群生物量季节动态具有明显的差异,其生物量生长速率也各不相同,这可能与其自身的生物节律有关,还可能与外界环境因素__________和__________有关。
(3)依据表2计算得出能量从第一营养级传递到第二营养级的效率是__________。
(4)经过调查,人工除去试验地区的杂草,田鼠的数量减少,鼬的数量随之减少,但很快三者又达到新的平衡,这一现象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__________,体现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如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依图回答问题。
(1)写出1、2、3所代表的物质名称: 、 、 。
(2)在椭圆框内依次填出4、5、6所代表的能量的多少(“大量能量”或“少量能量”): 、 、 。
(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
(4)水的形成发生在_____________阶段。
(5)产生二氧化碳的阶段是 ,场所为 。
下图是光合作用过程的图解:
(1)光合作用的过程可以分为两个阶段,A表示 阶段,进行的部位是 ;B表示 阶段,进行部位是 。
(2)写出图中①~⑤所示物质名称
① ② ③ ④
分别用红色和绿色荧光染料标记小鼠细胞膜和人细胞膜表面的蛋白质。将两类细胞融合成一个细胞时,其一半呈绿色,一半呈红色。在37℃下保温40分钟后,融合细胞上的两种荧光点呈均匀分布,如图所示,请根据图回答问题:
(1)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和 。
(2)两种荧光点呈均匀分布的原因是 。
(3)上述实验证明了细胞膜具有 。
(4)当温度在10℃时,发现细胞融合的速度远比在37℃下融合的速度慢。这证明了 。
下图是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1)图中A、B、C所示的物质分别是 、 、 。
(2)过程⑤表示CO2与C5化合物结合的过程,称为CO2的 ,⑥是指 。
(3)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光合作用过程分为图中的①、②两个阶段,其中阶段①称为 ,②称为 。
(4)叶绿体中吸收光能的物质主要是 ,在光合作用过程中,光能最终转化成稳定的化学能储藏在 (填图中字母)中。
下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依图回答问题。
(1)写出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名称。
① ,② ,③ 。
(2)写出④、⑤、⑥所代表的能量的多少。(“大量能量”或“少量能量”)。
④ ,⑤ ,⑥ 。
(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进入该场所的呼吸 底物是 。
(4)人体内血红蛋白携带的O2进入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至少要通过 层生物膜。
(5)如果O2供应不足,则人体内C6H12O6的分解产物是 ,释放的能量 ,反应场所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