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依图回答问题。

(1)写出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名称。
             ,②              ,③             
(2)写出④、⑤、⑥所代表的能量的多少。(“大量能量”或“少量能量”)。
              ,⑤             ,⑥            
(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进入该场所的呼吸 底物是            
(4)人体内血红蛋白携带的O2进入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至少要通过    层生物膜。
(5)如果O2供应不足,则人体内C6H12O6的分解产物是    ,释放的能量    ,反应场所是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验某小组在探究影响酶活性的条件的实验时,提出“过氧化氢酶的活性是否受pH影响”的问题,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①向甲、乙两试管内各加入2 mL新配制的体积分数为3%的过氧化氢溶液。
②向甲试管内加入1 mL质量分数为5%的盐酸,向乙试管内加入X mL质量分数为5%的氢氧化钠溶液。
③向甲、乙两试管内各加入2滴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猪肝研磨液。
④观察试管中发生的变化。
问题
(1)该实验的因变量是
(2)步骤②中的X为,原因是
(3)上述操作步骤中存在明显的缺陷,请指出并改正:

(4)若需进一步探究过氧化氢酶催化作用的最适pH,请简要写出实验思路:

(5)在下列坐标图中画出酶活性与pH的关系图。

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叶片,分离得到大量的叶肉细胞,将等量的叶肉细胞分
别悬浮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并在适宜的条件下,测定该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后,随着蔗糖浓度升高,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从渗透作用的角度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2)如果要研究光照强度等因素对蔗糖溶液中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最好将叶肉细胞放在浓度为的蔗糖溶液中,原因是
(3)除蔗糖浓度外,如果分别改变叶肉细胞悬浮液中CO2浓度和温度也能影响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原因是

蛋白质是生命的主要体现者,这与其理化性质分子结构有直接联系,请分析回答:
用氨基酸自动分析测定几种肽化合物和蛋白质的氨基酸数目如下:


序号
化合物
氨基酸数目
多肽化合物

催产素
9

牛加压素
9

血管舒缓素
9

平滑肌舒张素
10

猪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13

人促黑色素细胞激素
22
蛋白质

牛胰岛素
223

人胰岛素
51

免疫球蛋白lgG
660

人血红蛋白
574

(1)表中①②③的氨基酸的数目虽相同,但其生理作用彼此不同,这是因为它们的 ______不同。
(2)表中的③和④ 、⑤与⑥虽然功能相同,但各自具有专一性。它们之间的差异主要取决于___________________ 。
(3)表中⑧的生理功能说明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__作用;⑨的生理功能说明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_作用。⑩的生理功能说明蛋白质具有__________________作用。
(4)这些实例说明蛋白质分子结构具有_____________,这种特定决定了___________ 。

叶片的蒸腾速率可反映气孔的开放程度。为验证脱落酸能使气孔关闭的作用,某小组设计了如下实验。
【材料】小麦。
【试剂】脱落酸溶液(100mg/L)、蒸馏水。
【用具】电子天平、烧杯、移液管、剪刀、镊子、光源等。
【步骤】第一步:选取苗龄约10天的小麦,取第1叶为材料,剪取长10cm切段60段;
第二步:每组取相同的烧杯2个,进行相应地处理;
第三步:用电子天平称出每个烧杯的总质量,并记录;
第四步:将烧杯置于光强度3000lx的光源下;
第五步:2小时后,称量并记录。
(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完善用于记录和处理实验数据的表格,并补充对照组的实验处理。
脱落酸对小麦叶片蒸腾作用影响的实验

组别
烧杯
处理
第1次称量(m1)/g
第2次称量(m2)/g


第一组
1
脱落酸溶液10ml,插入叶片切段15段




2



第二组
3





4



第三组
5





6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设置第三组实验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排除_____________因素的影响,起到校正的作用。
(4)脱落酸合成缺陷植株的叶片形态表现为,而使用外源脱落酸可以改变这一表现,这也验证了脱落酸可使气孔关闭。脱落酸的这一功能,使植物具有一定的抗旱能力。

下表是植物Ⅰ和植物Ⅱ在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请分析回答:

时刻
0:00
3:00
6:00
9:00
12:00
15:00
18:00
21:00
24:00
植物Ⅰ气孔导度
38
35
30
7
2
8
15
25
38
植物Ⅱ气孔导度
1
1
20
38
30
35
20
1
1

(注:气孔导度能反映气孔张开的程度,其单位是mmolCO2·m-2·s-1,表示单位时间内进入叶片表面单位面积的CO2的量)
(1)请在坐标图中画出植物Ⅰ和植物一天中气孔导度的变化曲线。

(2)据表分析可知,一天中植物Ⅰ和植物Ⅱ吸收CO2的主要差异__________________。植物Ⅰ和植物Ⅱ光合作用所需水分主要由根尖成熟区通过_______________方式吸收。
(3)下图表示植物叶肉细胞中发生的物质代谢过程(图中C3代表含有3个碳原子的有机化合物)。过程①的能量变化是糖类中的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____________,所发生的场所在_________________。过程③的完成需要酶、_________、ATP等物质。凌晨3︰00时, ①②③④四种生理过程中,植物Ⅰ和植物Ⅱ都能完成的有______两个过程。

(4)完成④过程时CO2首先与____________(物质)结合而被固定,若突然停止光照,则该物质的含量会_________(增加、减少、不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