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有氧呼吸过程图解,请依图回答问题。
(1)写出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名称。
① ,② ,③ 。
(2)写出④、⑤、⑥所代表的能量的多少。(“大量能量”或“少量能量”)。
④ ,⑤ ,⑥ 。
(3)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是 ,进入该场所的呼吸 底物是 。
(4)人体内血红蛋白携带的O2进入组织细胞的线粒体内至少要通过 层生物膜。
(5)如果O2供应不足,则人体内C6H12O6的分解产物是 ,释放的能量 ,反应场所是 。
Ⅰ.下图为细胞膜结构示意图, A、B表示细胞膜的两侧。请回答问题:(题中[ ]中填图中数字,___上填名称)
(1)图中 1 表示 ,它构成膜的基本骨架,图中3表示 。
(2)人体器官移植时,植入的器官常常被排异,引起这种反应与图中 [ ] 具有识别功能有关。
(3)细胞膜对K+和葡萄糖分子的吸收,体现了细胞膜的 性。
Ⅱ.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4)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 ;碘进入人体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
号 。
下面是某同学所做的有关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分解的验证性实验。
一、实验材料和用具:新鲜的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体积分数为3%过氧化氢溶液、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蒸馏水、酒精灯、温度计等。
二、实验步骤:
步骤 |
试管编号 |
||||
a |
b |
c |
d |
e |
|
加入试剂 |
2ml 3%H2O2 |
2ml 3%H2O2 |
2ml 3%H2O2 |
2ml 3%H2O2 |
2ml 3%H2O |
设置反应条件 |
常温 |
常温 |
常温 |
常温 |
常温 |
蒸馏水 |
FeCl3溶液 |
肝脏研磨液 |
煮熟的肝脏研磨液 |
肝脏研磨液 |
|
2滴 |
2滴 |
2滴 |
2滴 |
2滴 |
|
观察气泡的产生 |
请根据该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中,衡量H2O2分解快慢是以单位时间内 为指标的。H2O2分解最快的试管是 。如果仅将上述实验条件由常温改为90℃水浴,重复实验。H2O2分解最快的试管是 。
(2)实验中采用的肝脏必须是新鲜的,目的是保证 。
(3)试管a和d的实验现象几乎相同,是因为高温会破坏酶的 ,从而使其永久失去活性。
(4)假如b、c两试管的实验现象均不明显,原因最可能是 。
(5)该同学设计e组的实验目的是 。
将新鲜的苔藓植物叶片,放入加有少量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中,在显微镜下观察,看到苔藓细胞的状态如图所示。
(1)植物细胞的原生质层包括 膜以及它们之间的细胞质,它相当于一层 膜。
(2)此时,细胞所处状态称为 现象,说明新鲜的苔藓叶片细胞的 浓度比加有少量红墨水的质量浓度为0.3g/mL的蔗糖溶液浓度 ,细胞通过渗透作用 (吸水或失水),原生质层的 性比细胞壁大,导致出现此现象。
(3)部位①的颜色 ②的颜色是 。
某科学家用含3H标记的氨基酸培养液培养细胞,并利用显微镜观察,回答下列问题:
(1)放射性最早出现在细胞器 (填标号)中。在合成抗体的过程中产生了3H2O,H2O中的3H来自于氨基酸的 ,抗体分泌到细胞外的方式是 ,主要由图中细胞器 (填标号)体供能量。
(2)若图为口腔上皮细胞,想观察⑤结构,常用 (染色剂名称)染色。
(3)如果用某种药物处理图所示的细胞,发现对K+的吸收速率大大降低,而对其它离子的吸收速率没有影响,说明这种药物的作用原理是 。
下图甲表示某生物膜结构,a、b、c、d表示物质跨膜运输方式,图乙和图丙表示物质运输曲线,请据图回答:
(1)1972年,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细胞膜是__________模型,为大多数人所接受,这个模型认为_________是膜的基本支架。
(2)若图甲表示的是细胞膜,则在膜外侧还应该有的结构是______________,有外界病菌侵入细胞时,细胞膜通过它进行识别
(3)若图甲表示人体成熟红细胞膜,则表示葡萄糖运输的是图甲中的 ,葡萄糖的运输方式符合图乙中曲线 。
(4)若某物质跨膜运输过程中,细胞内、外该物质浓度变化符合图丙,则该物质跨膜运输方式为 ,所需要的条件是 和 。
(5)维生素D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分别是图甲的 图乙的 。
(6)从功能上来说,细胞膜是一层______ ______膜,与生物膜的这种功能特点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