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工业创造了现代化的世界市场,首次开创了世界历史,因为它使每个文明国家以及这些国家中每一个人的需要的满足都依赖于整个世界,因为它消灭了以往自然形成的各国的孤立状态。”这段话的作者认为 ( )
| A.世界各国的孤立有利于大工业的发展 |
| B.工业革命促进了整体世界的形成 |
| C.世界市场的形成扩大了地区间的不平衡 |
| D.大工业不利于世界市场的形成 |
18世纪,英国国内市场生产的工业产量从基数100增为150,而为出口生产的工业产量从基数100增为550,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政治上完成了资产阶级革命,提供了稳定的国内环境 |
| B.对外国家积极推动海外殖民,开拓了广阔的海外市场 |
| C.英国开始进行工业革命,创造出了前所未有的生产力 |
| D.奴隶贸易提供了大量劳动力,推动英国工业生产进步 |
1555年,一位西方领袖下令:除非另有许可,僧侣必须立刻返回修道院,政府官员将逮捕所有随意游荡的僧侣;修道院不得再向不在职的官员提供献金,教会所有部门必须减少开支;政府禁止一切涉嫌买卖的任命圣职活动。对这一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A.罗马教宗受宗教分裂刺激,决心整顿教会 | B.英国国王对罗马教宗不满,限制教会活动 |
| C.法国国王不愿受教会控制,禁止宗教发展 | D.神圣罗马帝国皇帝要强化教会,清除异端 |
而今,以调查、访问和回忆等口述记录资料为主要研究对象和依据的口述史学正在悄然兴起,下列主题最适合今天按口述史的方法研究的是
| A.“巴黎公社”的诞生 | B.“南京条约”的真相 |
| C.“台儿庄战役”的胜利 | D.“9.11事件”的揭密 |
“双城县的希勤村,以村为单位,采取领导和群众自愿相结合的方法,进行了全面规划……适当地配备了骨干力量,调整和密切了社和社、社和组的关系,从而有计划地全面地推进了农业合作化运动”。这种情况出现在
| A.土改时期 | B.过渡时期 | C.大跃进时期 | D.“文革”时期 |
晚清曾国藩除了推崇理学大师程朱外,还特别赞赏诸葛亮、陆贽、范仲淹、司马光等精明强干的政务活动家,主要目的是
| A.镇压太平天国和义和团运动 | B.贯彻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 |
| C.发挥理学精神中经世致用的一面 | D.学习他们推动清朝实现政治改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