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追求强国为起点,以落得虚弱兼分裂的国家而终结”,再一次地证明了这样一个真理:一个大国如果任由民族主义情绪泛滥,却又缺乏民主和保护自由抗争的机制,这一定会导致本国甚至是全世界的浩劫。符合上述评论的国家是
A.英国 | B.美国 |
C.法国 | D.德国 |
春秋战国时期某一学派关心两大实际问题:为君主提供富强的物质手段;以兵力确保君主广泛的霸权。该学派是
A.儒家 | B.道家 |
C.墨家 | D.法家 |
美国学者周锡瑞指出,辛亥革命后,“任官举职,权柄恒不自上。往往司长所辟除者,地方人民辄投函或径渴司长,要求更易,甚至已易数人不能决”。这种现象反映了辛亥革命后
A.民国政府行政效率较低下 | B.民众民主共和意识得到提高 |
C.公众对政治生活关注增强 | D.地方政府争权夺利斗争激烈 |
对图中所示时间轴解析正确的是
A.地理大发现是全球化的开端,世贸组织的建立是全球化的终点 |
B.经济全球化呈现出“从无序向有序”发展的趋势 |
C.完整的展示了资本主义发展的全过程 |
D.只能体现两次工业革命的发展历程 |
下列史料与史论对应正确的是
史料 |
史论 |
|
A |
宋代“州郡财计,除民租之外,全赖商税” |
商业税成为宋代财政收入主要 |
B |
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 |
近代中国人崇洋媚外心理普遍 |
C |
同声与洋教为仇,势不两立 |
义和团运动排斥西方宗教 |
D |
炼钢何惜相思树,一寸相思一寸钢 |
计划经济导致生态环境破坏 |
卢梭认为:“法律应该由全体公民集合讨论并通过,英国人自以为是自由的,他们是大错特错了,他们只有在选举国会议员的期间,才是自由的,议员一旦选出之后,他们就是奴隶,他们就等于零。”这表明卢梭
A.认可精英政治 | B.崇尚直接民主 |
C.推崇代议制 | D.反对三权分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