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列有关溶液配制操作对溶液浓度的影响和原因分析都正确的是

选项
溶液配制操作
影响
原因分析
A
将2 g I2加入到98 mL CCl4中溶解混匀后,即得质量分数为2%的I2的CCl4溶液
偏小
CCl4的密度
大于1 g/mL
    B
配制一定浓度的溶液时,将烧杯中的溶液转移到容量瓶时不慎洒到容量瓶外
偏小
洒出的溶液中含有溶质
C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硝酸溶液,定容时加入的水超过了刻度线,立即用滴管吸出多余的水,再摇匀
无影响
吸出了多余
的水
D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食盐溶液,定容,摇匀后发现液面低于刻度线
偏大
液体的体积
偏小
科目 化学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铁及其化合物在生活、生产中有广泛应用。请回答下列问题:
(1)黄铁矿(FeS2)是生产硫酸和冶炼钢铁的重要原料。其中一个反应为3FeS2+8O26SO2+Fe3O4,有3 mol FeS2参加反应,转移________ mol电子。
(2)氯化铁溶液常用作印刷电路铜板腐蚀剂,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从腐蚀废液回收得到金属铜,还需要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与明矾相似,硫酸铁也可作净水剂,在使用时发现硫酸铁并不能使酸性废水中的悬浮物沉降除去,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钢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如图所示,将该图稍作修改即可成为钢铁电化学防护的简单示意图,请在图中虚线框内作出修改,并用箭头标出电子流动方向。

常温常压下过氧化钠可与CO2反应,与CO不反应。现将CO2、CO的混合气体在一定条件下和足量过氧化钠充分反应后,若固体质量增加了28 g,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反应过程中,电子转移数为2NA
B.固体生成物的质量为106 g
C.CO可能有剩余
D.反应后一定生成11.2 L氧气

某同学通过系列实验探究铝及其化合物的性质,操作正确且能达到目的的是(  )

A.将浓氨水缓慢滴入Al2(SO4)3溶液中,观察Al(OH)3沉淀的生成和溶解
B.将Al(OH)3浊液直接倒入已装好滤纸的漏斗中过滤,洗涤并收集沉淀
C.将Al(OH)3沉淀转入蒸发皿中,加热至无水蒸气逸出,得氧化铝固体
D.向Al(OH)3沉淀中分别加入稀硫酸和NaOH溶液探究Al(OH)3的两性

下列实验与对应示意图的关系正确的是(  )

A
B
C
D
NaAlO2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至过量
AlCl3溶液中逐滴滴加氨水至过量
明矾溶液中逐滴滴加Ba(OH)2溶液至过量
澄清石灰水中缓慢通入CO2至过量




下列物质的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实现的是(  )

A.①②④ B.②③④ C.①②③ D.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