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实验中, 当蜡烛、凸透镜、光屏位置如图所示时, 光屏上A′点是烛焰A点的像点, 则烛焰AB在光屏上成清晰 (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请在题图中,画出从烛焰A点发出的两条光线经凸透镜折射后的光路。
在做“研究相同电压下不同导体中电流与电阻的关系”实验时,电源电压恒为 ,滑动变阻器规格为“ ”,还有多个阻值不小于 的定值电阻可供选择。
(1)实验电路如图所示,小科检查电路时发现有一个元件连接错误(其它元件连接正确),该元件和错误分别是 。
(2)改正错误后,正确操作,测得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
实验次数 |
第一次 |
第二次 |
第三次 |
定值电阻 |
5 |
10 |
★ |
电流表示数 |
0.40 |
0.20 |
0.10 |
表中“★“处所选用定值电阻的阻值是 。
(3)小科用更多不同阻值的定值电阻重复上述实验,并将滑动变阻器的功率 与其电阻值 的关系绘制图象。该图象最接近于下列图象中的 。
某班同学在实验室做“测定小灯泡额定电功率”的分组实验。
实验老师提供给各小组的实验器材如下:规格为“ ”的小灯泡、学生电源(电压恒为 、电流表 、电压表 、滑动变阻器 “ ” 、开关各一只,导线若干。
(1)小金组按图甲正确连接电路,闭合开关,调节滑动变阻器,当电压表的示数为3.8伏时,小灯泡正常发光,此时电流表的示数如图乙所示,则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为 瓦。
(2)小丽组同学发现,实验桌上的电压表 的量程已损坏,其它器材完好。他们经讨论后认为,用该电压表 的量程,通过改变电压表的连接位置也能测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他们的实验操作步骤如下:
步骤一:按图甲电路先将电压表 接在小灯泡两端,闭合开关,移动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使电压表的示数为3伏。断开开关,拆下电压表;
步骤二:保持滑动变阻器的滑片位置不变,再将该电压表接在 两端;
步骤三:闭合开关,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 (填“左”或“右” 移动,直到电压表示数为 伏,读出此时电流表的示数,算出小灯泡的额定电功率。
(3)反思:实验原理相同的情况下,我们可以采用不同的实验途径来完成实验。
在游泳时,小金发现越往深水区走,越感到胸闷,由此猜想液体内部压强可能与液体的深度有关。于是用液体压强计对此进行了探究。
步骤一: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5厘米处,观察现象;
步骤二:将金属盒放入水中深度15厘米处时,发现金属盒的位置不动,但 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
步骤三:调整好器材后,重新实验。在深度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 所示,在深度15厘米处观察到现象如图(甲 所示。
得出结论:同种液体内部压强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请完成下列问题:
(1)该实验过程用到的科学方法有 (填字母);
.转换法
.控制变量法
.类比法
(2)步骤二中金属盒在水里的位置不动,但 形管两侧的液面高度差逐渐减小的原因是 ;
(3)小金反思:只进行两次实验就得出结论,结论是不可靠的。还需改变深度更换液体进行多次实验,其目的是 ;
(4)对液体内部压强大小与深度关系的进一步思考。图(乙 为一圆柱形容器,容器内装有密度为 的液体, 点在深度为 处的水平横截面上,横截面上方的液柱对横截面产生的压力大小等于该液柱的重力。根据压强公式 ,推导出 点所在横截面受到的液体压强 与深度 之间的关系式是 。
降落伞是让人或物体从空中安全降落到地面的一种工具,广泛用于应急救生、空投物资等。某 项目学习小组同学对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产生了兴趣,并开展了以下实验。
实验器材 ①纱布、棉布、防水布;②小沙包若干;③剪刀、刻度尺、透明胶带、绳子、天平。
提出问题 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哪些因素有关?
建立假设
假设一: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材料有关;
假设二: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面面积有关;
假设三: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伞和重物的总质量有关。
收集证据 如图,将沙包挂在降落伞上,并使它从同一高度自由下落。实验时,同学们发现实验器材中缺少一种测量工具 ,完善实验器材后继续实验,获得以下数据。
组别 |
伞面材料 |
伞面面积
|
伞和重物的总质量 |
降落时间 |
|||
第1次 |
第2次 |
第3次 |
平均 |
||||
1 |
纱布 |
1200 |
100 |
8.6 |
8.5 |
8.7 |
8.6 |
2 |
棉布 |
1200 |
100 |
9.3 |
9.5 |
9.4 |
9.4 |
3 |
防水布 |
1200 |
130 |
10.7 |
10.8 |
10.9 |
10.8 |
4 |
防水布 |
1500 |
130 |
13.1 |
13.4 |
13.4 |
13.3 |
得出结论 分析上述数据,发现降落伞下降的速度与 有关。
思考讨论 进一步分析发现,针对建立的假设,所收集的证据并不完整,请你在答题卷的表格中将实验方案补充完整。
在学习了并联电路特点和欧姆定律后,科学兴趣小组为研究并联电路总电阻和各分电阻之间的关系,开展了以下探究。
实验步骤
①设计电路,根据电路图连接实物;
②闭合开关,分别读出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记录;
③计算总电阻并填入表格;
④换用不同规格的电阻重复上述实验。
实验次数 |
电阻
|
电阻
|
电压
|
电流
|
总电阻
|
1 |
10 |
30 |
3 |
0.4 |
7.5 |
2 |
30 |
30 |
3 |
0.2 |
15 |
3 |
30 |
15 |
3 |
0.3 |
10 |
请你在答题卷中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实物图连接完整。
得出结论 并联电路总电阻小于任何一个分电阻。
思考讨论
①请根据影响导体电阻大小的因素解释上述结论。 。
②分析表中数据,若增大其中一个分电阻的阻值,则总电阻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