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研究某家用电热器的工作原理时发现,该电热器由阻值可调的加热体和指示灯并联组成。小浩用小灯泡L和滑动变阻器R组成实验电路如图所示。下表是小浩测到的实验数据,分析数据可知电路消耗的总电功率P总和滑动变阻器R消耗功率P热的关系式是 。
U/V |
3 |
3 |
3 |
3 |
3 |
3 |
3 |
I1/A |
0.6 |
0.7 |
0.9 |
1 |
1.1 |
1.2 |
1.3 |
I2/A |
0.8 |
0.9 |
1.1 |
1.2 |
1.3 |
1.4 |
1.5 |
P热/W |
1.8 |
2.1 |
2.7 |
3 |
3.3 |
3.6 |
3.9 |
P总/W |
2.4 |
2.7 |
3.3 |
3.6 |
3.9 |
4.2 |
4.5 |
某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进行电学实验时发现了—个有趣的元件,它有a、b两部分,
a是—个定值电阻,b是一种特殊金属导体,封闭在一个透明的玻璃壳内,A、B、C是三
个外露的接线柱。如图所示。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甲的电路连接成研究通过a的电流跟a两端电压关系的电路。
(2)闭合开关前,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位于最 端。(选填“左”或“右”)
(3)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描绘出a的关系图象如图乙所示,则电阻Ra=Ω。
(4)为了解b的特征(已知b的额定电压为4.5V),他们使用类似研究a的方法进行实
验,测得数据后描绘出b的关系图象如图丙所示。由图可知b的电阻随电压的
增大而 ,其额定功率约为W
小红猜想动能的大小可能与物体的质量m和运动速度v有关,于是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探究动能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m和运动速度v的关系。
甲、乙两组实验中:
(1)甲图中让不同质量的两个小球从斜面的同一高度自由滚下,目的是使两球到达水平
面时,具有相同的。
(2)选用图甲探究的是动能与的关系,比较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3)选用图乙探究的是动能与的关系,比较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
在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来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小刚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
(1)当把蜡烛放在光具座上如图所示位置,点燃蜡烛,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烛焰清晰的倒立的的实像(选填“放大”或“缩小”)。
(2)若遮住凸透镜的下半部分,则烛焰在光屏上的成像情况是
(选填“完整的像”、“—半的像”或“无法成像”)。 (3)若把图中的凸透镜看作眼睛的晶状体,光屏看作视网膜,当“眼睛”戴上近视眼镜时,烛焰刚好在“视网膜”上成一清晰的像;若取下近视眼镜,则清晰的像会成在“视网膜”的(选填“前面”或“后面”)。
在测定“小灯泡电功率”的实验中,电源电压为4.5V,小灯泡额定电压为2.5V、电阻约为10Ω。
(1) 连接电路时开关应,闭合开关前,图中滑动变阻器的滑片P应置于(选填“A”或“B”)端。
(2)请你用笔画线代替导线,将图中的实物电路连接完整。
(3) 小明同学在实验中连接好电路,闭合开关,移动变阻器滑片P,发现小灯泡始终不亮,电压表有示数,电流表无示数,原因可能是(写出一种即可)。
(4) 排除故障后,小明同学闭合开关,移动滑片P到某一点时,电压表示数(如图18所示)为V,若他想测量小灯泡的额定功率,应将图中滑片P向
(选填“A”或“B”)端移动,使电压表的示数为2.5V。
(5) 小明同学继续移动滑片P,记下多组对应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并绘制成图19所示的I-U图像,根据图像信息,可计算出小灯泡的额定功率是W。
(6) 小明分析图像发现灯泡的电阻是变化的,他和同学们讨论得出了灯丝电阻随温度的升高而(选填“增大”或“减小”)的结论。
(7)如果将图中的小灯泡更换成定值电阻,且电路连接完好,还可以完成的实验是()
A.探究电流与电压关系 |
B.探究电流与电阻关系 |
C.探究电流的磁场强弱与电流大小的关系 |
D.探究电流做功的多少与电阻大小的关系 |
小华回顾两年来所学知识时,想到了如图甲、乙两个实验,他进行了如下总结:
(1)当要研究的物理量不易直接测量时,都要想办法把它们的大小间接表示出来。如:甲实验是让木块在水平面上做运动,通过读取弹簧测力计的示数间接知道摩擦力的大小;乙实验中小球动能的大小是通过比较小球推动物块B运动 的大小表现出来的。
(2)一个物理量与多个因素有关,当要研究这个物理量与某个因素的关系时,要采用法。如:甲实验研究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的关系时,就要多次改变的大小,同时保持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乙实验研究小球动能的大小与速度的关系时,就要多次改变速度的大小,同时控制小球的 不变。
(3)两个实验都发生了能量的转化。甲实验中木块与水平面摩擦时,机械能转化为能;乙实验中小球加速滚下时,能转化为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