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的碳循环过程如图所示,请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碳在________和________之间的循环,称作碳循环。
(2)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的________作用进入生物群落,并以________的形式在不同营养级间传递。
(3)生物体中的碳几乎都要通过生物的______作用以________的形式返回无机环境中。
(4)近年来由于人类大量开采利用图中的[A] ______使得大气中的CO2含量逐渐增加,形成了________,已成为全球环境问题之一。
(10分)图1为某种绿色植物叶片的气孔结构示意图,中间两个呈肾形的细胞称为保卫细胞,它可调节气孔的开闭。研究人员将该叶片放在内部温度为150C的密闭容器中,研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速率的 关系,结果如图2所示。分析回答:
(1)在黑暗条件下,保卫细胞中合成ATP的场所有_________。
(2)从图1中可以看出两个细胞贴近部分细胞壁较厚,伸缩性较小,外侧部分较薄。图1所示箭头为炎热夏季中午的细胞中水分流动的总方向,这时气孔_________ (关闭/开放)。此时,主要影响叶肉细胞中光合作用的光反应,叶肉细胞内C3、C5的含量变化分别是_________、 __________ 。
(3)据图2分析,在1klx的光照条件下,该叶片在5小时内光合作用产生O2的量为_________ml;影响A点上下移动的外界因素主要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其它条件不变,若以CO2吸收量为观测指标,请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中画出该植物在密闭容器内 CO2的吸收量变化曲线。
(8 分)甲、乙二图都表示细胞呼吸强度与氧气浓度的关系(呼吸底物为葡萄糖)。据图分析回答:
(1)图甲所示细胞的呼吸方式最可能是_________,如果呼吸强度不能用CO2的释放量表示,原因_________。
(2)图乙中B点的CO2来自_________(填细胞结构),当O2浓度达到M点以后,CO2释放量不再继续增加的内因是 __________________。
(3)温室生产过程中,。试从碳素营养的角度分析其中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学家对鼠杂交瘤抗体进行改造,生产出效果更好的鼠—人嵌合抗体,用于癌症治疗。下图表示形成鼠—人嵌合抗体的过程。请据图回答:
(1)生产单克隆抗体一般不直接培养浆细胞,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将______注入小鼠体内,从小鼠脾脏中获得淋巴细胞,其中至少1个淋巴细胞能产生该抗原的抗体。
(3)在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之所以选用B淋巴细胞和骨髓瘤细胞,是因为它们融合后的杂交瘤细胞具有________、________的特性。
(4)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运用了________和________的动物细胞工程技术手段。
(5)动物细胞培养液的配方通常含有葡萄糖、氨基酸、无机盐、维生素等,与植物细胞培养基有所不同的是,还含有________。
(6)在动物细胞融合过程中,需要将所选取的组织细胞离散开,以利于细胞融合,可用________处理离体组织细胞使之分散开。
(7)鼠源杂交瘤抗体与普通血清抗体相比较,具有________的特点。
(8)改造鼠源杂交瘤抗体,生产鼠—人嵌合抗体,属于________(生物工程)的范畴。图示过程是根据预期的________,设计________,最终必须对________进行操作。
(9)经过改造的鼠—人嵌合抗体,与鼠源杂交瘤抗体相比较,突出的优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分)苏云金杆菌(Bt)能产生具有杀虫能力的毒素蛋白。下图是转Bt毒素蛋白基因植物的培育过程示意图(ampt为抗氨苄青霉素基因),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将图中①的DNA用HindⅢ、BamHⅠ完全酶切后,反应管中有________种DNA片段。
(2)图中②表示HindⅢ与BamHⅠ酶切、DNA连接酶连接的过程,此过程可获得________种重组质粒;如果换用BstⅠ与BamHⅠ酶切,目的基因与质粒连接后可获得________种重组质粒。
(3)目的基因插入质粒后,不能影响质粒的________。
(4)图中③的Ti质粒调控合成的vir蛋白,可以协助带有目的基因的T-DNA导入植物细胞,并防止植物细胞中________对T-DNA的降解。
(5)已知转基因植物中毒素蛋白只结合某些昆虫肠上皮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使细胞膜穿孔,肠细胞裂解,昆虫死亡。而该毒素蛋白对人类的风险相对较小,原因是人类肠上皮细胞_______。
(6)生产上常将上述转基因作物与非转基因作物混合播种,其目的是降低害虫种群中的________基因频率的增长速率。
下图是某一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的食物关系及碳循环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1)图2能量金字塔中各营养级对应于图1的名称:①;③;如果大量捕杀丙,则甲的数量在较长一段时间内的变化过程是。
(2)甲种群在c点处的年龄组成类型是,a~b段种群数量下降的原因①;
②。
(3)若图3中的生产者有5000kg,按能量流动最大传递效率计算,位于第三营养级的生物可能增重kg。C中的碳元素主要以的形式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