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稀释涂布平板法来统计样品中尿素分解菌的数目,为了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往往要设置对照,对于对照组的要求不包括哪项
| A.对照组培养基也严格灭菌,且不接触任何生物 |
| B.对照组和实验组培养基放在相同的条件下培养 |
| C.所用培养基成分及PH大小完全与实验组一致 |
| D.培养基的量的大小与实验组必须绝对相同 |
19世纪,两位德国科学家施莱登和施旺建立的细胞学说主要阐明了()
| A.细胞的多样性 | B.细胞结构的复杂性 |
| C.生物体结构的统一性 | D.生物界的多样性 |
苯丙酮尿症是由于缺乏苯丙氨酸羟化酶不能生成酪氨酸,大量苯丙氨酸脱氨后生成苯丙酮酸,随尿排出而患的疾病。下图示人体苯丙氨酸代谢过程的部分图解,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食物蛋白质→氨基酸
细胞中的苯丙氨酸酪氨酸 3,4—二羟苯丙氨酸
黑色素
| A.此过程表明酶是影响性状的根本原因 |
| B.控制酶1的基因发生突变,将会导致苯丙酮尿症 |
| C.此过程表明基因可以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间接影响性状 |
| D.控制酶1、2、3合成的基因任一个发生突变,都可能导致性状改变 |
人类21三体综合征的成因是在生殖细胞形成的过程中,第21号染色体没有分离。已知21号四体的胚胎不能成活。假设一对夫妇均为21三体综合征患者,从理论上讲他们生出患病女孩的概率及实际可能性低于理论值的原因分别是( )
| A.2/3,多一条染色体的卵细胞不易完成受精 |
| B.1/3,多一条染色体的精子因活力差不易完成受精 |
| C.2/3,多一条染色体的精子因活力差不易完成受精 |
D.1/4,多一条染色体的卵 细胞不易完成受精 |
大肠杆菌在含有15N标记的NH4Cl培养液中培养后,再转移到含有14N的普通培养液中培养,8小时后提取DNA进行分析,得出含15N的DNA占总DNA的比例为1/16,则大肠杆菌的分裂周期是( )
| A.2小时 | B.4小时 |
| C.1.6小时 | D.1小时 |
下列有关计算中,错误的是( )
| A.用32P标记的噬菌体在大肠杆菌内增殖3代,具有放射性的噬菌体占总数为1/4 |
| B.某DNA片段有300个碱基对,其中一条链上A+T比例为35%,则第三次复制该DNA片段时,需要780个胞嘧啶脱氧核苷酸 |
| C.若某蛋白质分子中含有120个氨基酸,则控制合成该蛋白质的基因中至少有720个碱基 |
| D.用15N标记的细胞(含8条染色体)在含14N的培养基中培养,第二次分裂中期和后期含15N的染色体数分别是8和1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