泡菜是一种历史悠久的大众喜爱的发酵蔬菜制品,乳酸菌是泡菜生产中的主要生产菌种, 选取6种泡菜老液,筛选优良的乳酸菌菌种。筛选示意路线图如下:
(1)乳酸菌的培养条件除了适宜的温度、pH之外,还必须保证___________条件。
(2)初筛、复筛宜选择____(固体或液体)培养基,当复筛的培养基中出现 即可接种到斜面保藏。增殖培养宜选择________(固体或液体)培养基。
2009年“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全球瞩目,“低碳生活”将成为人类共同的选择。
下图一表示自然界中碳循环简图,甲、乙、丙、丁代表生态系统的成分,①②③④代表生理过程。图二是图一部分生物的展开。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生态系统的成分上看,图一中丁为,其代谢类型通常是________。
(2)图二可以用图一中的生物表示,碳在其中以__________形式流动。
(3)由图二知,蛇所处的营养级是第营养级;若蛇的食物有4/5来自鼠,1/5来自蛙。则从理论上讲,蛇每增加1kJ能量,至少消耗植物kJ。
(4)假如图二所在的生态系统被汞污染,则生物体内汞含量最高。
(5)如果植物代表农作物,农民经常进行除草、灭虫,从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角度看,这
样做的目的是。
Ⅰ.甲图表示夏季晴朗无云的某天,温室中某种植物二氧化碳吸收和释放速率变化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在24小时内,植物光合作用强度和呼吸作用强度相等的是_________点所对应时刻。
(2)在24小时内,植物内积累有机物速度最快的是__________点所对应时刻。
(3)在一天内,植物积累有机物量等于__________。(用图形面积表示,如SOABC)
(4)在一天中,叶肉细胞叶绿体中C5含量最高的是图中的__________点所对应的时刻。此时,如果采取___________________措施,既可提高光合产量,又可降低C5含量。分别于E、G两点对应的时刻,取该植物相同部位的叶片制切片,经碘液染色,观察叶肉细胞的颜色。上述操作的缺陷是____________________。经改进,实验结果是E点比G点颜色__________(深、浅)。
Ⅱ.若测定A、B两种植物的叶片在不同温度下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结果如乙图所示。对照实验是在30℃时进行的。请回答:(注:每一项温度处理的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速率,以与30℃时的数据比较所得的百分率表达。)
(1)当温度超过℃后,植物B的呼吸作用就会受抑制;这两种植物中,最可能原产于热带地区的是。
(2)对A、B植物而言,光合作用对高温较为敏感,支持这一观点的实验证据是。
(3)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当气温由40℃升至45℃的过程中,植物B的叶绿体中ATP的合成速率(选填“加快”、“不变”或“降低”)。
为了研究温度和pH对酶活性的影响,做了如下实验。
⑴为了探索温度对酶活性的影响,需进行如下操作:
①取3支洁净的试管.编号并注入2ml淀粉溶液;
②同时向各试管注入lml唾液淀粉酶溶液,并保温5min;③同时向各试管滴1滴碘液;
④将3支试管分别放在60℃的热水、沸水和冰块中保温5min;⑤观察实验现象。
a.请写出完成该实验的正确操作顺序:.
b.某同学做完该实验:三支试管内都出现了蓝色,经过检查,他的实验操作步骤均正确,所用的试剂、器材等均符合实验要求,那么,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
相应的解决方法是.
(2)为了探索pH对酶活性的影响,进行如下操作;
①取5支洁净试管,编号A~E;
②往5支试管中加入等量的胰蛋白酶溶液;
③按下表要求调节各试管内的pH;
试管编号 |
A |
B |
C |
D |
E |
pH |
4 |
6 |
7 |
8 |
10 |
④现有稀释的鸡蛋清液体和鸡蛋煮熟后的蛋白碎块供选择,应该选择作为底物加入5支试管中进行实验,效果较好:理由是
⑤将5支试管均置于相同的适宜温度条件下,记录消化蛋白质所用的时间。
下表为某同学以其中的一种底物进行实验所测得的时间:
试管编号 |
A |
B |
C |
D |
E |
pH |
4 |
6 |
7 |
8 |
1![]() |
消化蛋白质所用的时间(min) |
>100 |
30 |
18 |
11 |
35 |
a.从表中可知,在上述各pH条件下,胰蛋白酶活性最强的是pH=。是否可以认定该pH就是胰蛋白酶的最适pH? .
b.为判断蛋白质是否被消化,某同学选用双缩脲试剂进行检验,这一做法是否正确?。说说你的理由:。
Ⅰ.(每空2分,共14分)很早很早以前人们发现了一种遗传病,患者均不能存活至婚育年龄。右图是某个家族此遗传病的系谱,请回答:(1)由图推断,该疾病最可能的遗传方式是遗传病。
图中Ⅲ-4和Ⅲ-5再生育一个患病男孩的概率为。
(2)经调查,世界范围内每3500个男孩中会有一个此种遗传病患者,则该病在女性中出现的几率为。
Ⅱ.甲图为XY性别决定生物的性染色体简图,X和Y有一部分是同源的(甲图中I片段),该部分基因互为等位,另一部分是非同源的(甲图中II-1、II-2片段),该部分基因不互为等位,回答下列问题:
(1)一个如甲图所示的精原细胞,在减数分裂中,由于染色体分裂紊乱,产生了一个基因型为EEeXbD的精子,则其余三个精子的基因型是。
(2)假设一个甲图所示的精原细胞中的两个DNA,用15N进行标记,正常情况下该细胞分裂形成的精细胞中,含15N的精细胞所占的比例是。
(3)基因D、d控制的相对性状遗传与性别有关吗?试举一例:(写出亲本即可,只写基因D、d)。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过程中,X和Y染色体能通过交叉互换发生基因重组的是上图中的片段。
已知水稻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有芒(B)对无芒(b)为显性,两对基因自由组合,体细胞染色体数为24条,现有纯合的抗病、有芒和纯合的感病、无芒品种,现用下图所示两种不同育种方法选育抗病、无芒水稻新品种。请回答:(1)箭头“→”和“”所示有育种途径依次为____育种和____育种,所依据的遗传学原理依次是____和________,为快速的得到纯合的新品种应选择____育种,其优点是____________。
(2)图中A和B处理的人工手段依次为________和________。(3)在“”这条途径的培养过程中,不经过人工处理,花粉植株有一部分能自然加倍成为二倍体植株,那么,该二倍体植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为____,该二倍体植株的花粉表现____(可育或不育),还有一部分花药壁细胞也能发育成为植株,其基因型为____。
(4)在“”这条途径的培养过程中,纯合二倍体种子长出的植株中,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所占的几率是____。在“→”这条途径的培养过程的F2中,能稳定遗传的新品种所占的几率是____。
(5)鉴别上述自然加倍植株与花药壁植株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