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现象的微观解释中,不正确的是:
A.稀盐酸和稀硫酸都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是因为它们溶液中的阳离子都是H+ |
B.用警犬搜救地震中被埋人员 —— 分子在不断运动 |
C.水烧开后易把壶盖冲起 —— 温度升高,分子变大 |
D.用水银温度计测量体温 —— 温度升高,原子间隔变大 |
将某温度下的饱和石灰水:①加入少量生石灰后恢复的原来温度;②降低温度。这两种情况下,前后均保持不变的是
A.溶液的质量 | B.Ca(OH)2的溶解度 |
C.溶液中含氢氧化钙的质量 | D.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
向AgNO3、Cu(NO3)2和Mg(NO3)2的混合溶液中加入一些锌粉,完全反应后过滤。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纸上一定有Ag和Cu |
B.滤纸上一定有Ag,可能有Cu、Mg |
C.滤液中一定含有Zn(NO3)2、Mg(NO3)2 |
D.滤液中可能有Cu(NO3)2,滤纸上可能有Ag |
小玲猜测一瓶久置于空气中的NaOH溶液已变质,她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向少量样品中滴加:①稀盐酸 ②澄清石灰水 ③酚酞试液 ④石蕊试液。你认为正确的是
A.①或③ | B.②或③ | C.③或④ | D.①或② |
用右图所示装置探究燃烧的条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铜片上红磷不燃烧是因为没有达到着火点 |
B.水中白磷不燃烧是因为不与氧气接触 |
C.热水能隔绝氧气并加热 |
D.该实验只利用了铜片的导热性 |
乙醇和二甲醚的分子结构如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两种物质的组成完全相同 |
B.两种物质充分燃烧所得产物完全相同 |
C.两种物质的化学性质完全相同 |
D.两种物质中所含碳元素质量分数最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