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应用及相应的原理(用化学方程式表示)及基本反应类型均正确的是( )
A.用一氧化碳制取铜单质 CuO+CO![]() |
B.木炭用做燃料C+O2点燃CO2氧化反应 |
C.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氧气2KMnO4 ![]() |
D.用纯碱制烧碱Na2CO3+CaCl2= CaCO3↓+2NaCI复分解反应 |
下列图示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
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红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 |
B.镁条和稀盐酸反应放出大量的热 |
C.硫在氧气中燃烧产生淡蓝色火焰 |
D.木炭与氧化铜在高温下反应生成红色固体 |
下列典故中,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化学变化的是()
A.司马光砸缸 | B.凿壁偷光 | C.火烧赤壁 | D.铁杵磨成针 |
在一硬质玻璃管中盛放着8g Fe2O3,通入CO气体高温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玻璃管内的固体的质量减少了1.2g,则此时玻璃管内固体物质中铁元素的质量为下列的
A.6.8g | B.5.6g | C.2.8g | D.1.2g |
归纳与比较”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CO2与CO的知识归纳错误的是
A |
组成 |
一氧化碳和二氧化碳都是由碳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 |
B |
性质 |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都能与石灰水反应;都能燃烧等。 |
C |
用途 |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化工产品的原料和气体肥料,“干冰”可用于人工降雨等;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的还原剂等。 |
D |
危害 |
CO2会造成“温室效应”;CO极易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引起中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