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X市城镇文化建设中存在一些突出问题:文化基础设施较为薄弱,文化大院设施陈旧落后,活动器材和设备奇缺,已经满足不了群众快速增长的文化需求;历史人文资源虽有一些本地特色,但大多呈原生态,没有很好地将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个别地区居民文化水平低,科学素质不高,甚至信奉封建迷信,制约了先进文化的发展。
(1)运用《文化生活》有关知识,为X市城镇文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方案。
材料二 最近,有关退休年龄的改革引发了社会各界广泛关注。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标准是在当时经济发展水平较低、人均寿命较短的情况下制定的,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巨大挑战,为此退休年龄也要相应的做出调整。延长退休年龄必然对相关利益主体产生不同方面的影响,特别是在劳动者内部,支持与反对延迟退休年龄的两方群体争论比较激烈。实行“弹性退休制”是我国目前的最优选择。有关专家建议,不同地区、不同人群、不同行业岗位应视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循序渐进地推行。
(2)运用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谈谈对材料二的认识。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实现人生价值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原创】美丽中国,是社会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李克强总理在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将出重拳强化污染治理,坚决向污染宣战。治理污染将以雾霾频发的特大城市和区域为重点,以细颗粒物(PM2.5)和可吸入颗粒物(PM10)治理为突破口,健全政府、企业、公众共同参与新机制,实行区域联防联控,深入实施《大气污染防治行动计划》。
材料二:实现中国梦,必须坚持走中国道路,这就是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它是在改革开放30多年的伟大实践中“走”出来的,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和广泛的现实基础。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1)结合材料一,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政府出重拳强化污染治理的依据。
(2)结合材料二,运用“规律的客观性和人的主观能动性关系”有关知识,分析如何实现中国梦。

【原创】中高速、转方式、调结构、新动力、多挑战是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常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11—2014年我国经济发展有关数据


材料二:山东某企业在过去30年间得到了快速发展,如今正面临着经济新常态的挑战:一是盲目跟风导致的产品同质化引发了价格战;二是由于创新能力不足,企业核心竞争力较弱,发展动力受限;三是缺少对经济下行环境的战略评估和调整,导致企业抗风险能力整体不足。
材料三:2014在山东青岛举行的金家岭财富论认为,财富管理要与促进经济增长和转型相结合。财富管理与财富创造是共生的关系,要通过财富管理去激发财富创造和促进财富形成。当前,我国经济出现“金融热、产业冷”,这种状况对于中国未来财富的增长是不利的。财富管理要尽最大的努力缩短融资链、运作链,以更低的成本、更高的效率来服务于实体经济。
(1)概括材料一中经济信息。假如你是山东某企业的经营者,面对新常态的挑战,你应采取哪些对策。
(2)结合材料三,运用《经济生活》知识,阐述我国加强财富管理有何重要经济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材料一:2014年9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必须保证和发展人民当家作主。
材料二: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全面深化改革的推进。立法工作遇到一些新情况、新问题,对加强和改进立法工作提出了新要求,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有必要在深入总结实践经验的基础上,对立法法进行修改完善。2015年3月召开的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修正案(草案)》,这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推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意义重大。
(1)请你根据“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本内容”,谈谈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物质和意识的辩证关系”说明为什么要修改立法法?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4年我国汽车产销连续六年蝉联世界第一。汽车产业的发展,对其他相关产业具有强大的联动效应,可以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是国家发展不可或缺的支柱产业,同时汽车的普及,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方便,节省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利于出游……
然而,汽车产业的发展和汽车的普及,也带来了诸多问题:如能源消耗剧增、环境污染严重、交通拥堵加剧……与此同时,人们的交通文明素养也没有与时俱进。为此,一些地方出台相关政策加强管理,如限制大排量汽车的购买、对新能源汽车给予补贴、通过汽车牌照竞拍等方式限制汽车上牌、通过单双号限制汽车出行、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同时,许多城市实行“礼让斑马线”活动,提倡安全文明出行,开展交通安全主题宣传活动,充分利用媒体开展深度宣传报道,在全社会营造人人谴责交通违法行为、人人践行文明交通的浓厚氛围,提高人们的交通文明素养,确保大家安全文明出行。
(1)运用《生活与哲学》知识,分析说明“人们的交通文明素养没有与时俱进”的原因。
(2)有人认为,面对蓬勃发展的汽车市场,我国一些地方出台限制性措施,既影响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又会影响我国汽车业的进一步发展。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反驳这一观点。
(3)从政治与文化的角度,为人们提升交通文明素养各提两条建议。

【改编】2015年2月1日 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张高丽主持会议并讲话。会议安排部署2015年及今后一段时期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重大事项和重点工作。
“一带一路”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简称。“一带一路”不是一个实体和机制,而是合作发展的理念和倡议,是依靠中国与有关国家既有的双多边机制,借助既有的、行之有效的区域合作平台,旨在借用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符号,高举和平发展的旗帜,主动地发展与沿线国家的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共同打造政治互信、经济融合、文化包容的利益共同体、命运共同体和责任共同体。
“一带一路”战略合作中,经贸合作是基石。遵循和平合作、开放包容、互学互鉴、互利共赢的丝路精神,中国与沿线各国在交通基础设施、贸易与投资、能源合作、区域一体化、人民币国际化等领域,迎来共创共享的新时代。
“一带一路”在平等的文化认同框架下谈合作,是国家的战略性决策,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
连云港地处陆桥经济带、亚太经济圈、环渤海经济圈和长三角经济圈的“十”字节点位置,是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交汇节点,在国家区域经济布局和新一轮对外开放战略中有着独特的区位优势。
结合材料,探究回答下列问题:
(1)对“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网络热议不断,人们对此都寄予了厚望。但也有人提出,我国提出的“一带一路”战略是“剃头挑子一头热”。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进行评析。
(2)“一带一路”体现的是和平、交流、理解、包容、合作、共赢的精神。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阐述实施“一带一路”战略对我国文化发展的意义。
(3)结合实际,请你为处于“‘十’字节点位置”和“交汇节点”的连云港发展把脉,提出自己的可行性对策,并给出相应的哲学理论依据。(至少两条)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