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0月12日,国务院副总理刘延东在山东调研时强调,要全面落实文化强国建设的部署要求,要繁荣文化创作,不断产出更多具有中国精神、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的传世佳作。要大力实施惠民工程,切实保障人民群众基本文化权益,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要推动文化产业与科技和旅游、体育等产业融合发展,增强文化产业核心竞争力,延伸产业链,增加相关产业文化含量,加快推进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1)结合材料一,分析全面落实文化强国建设部署所坚持的方法论原则
材料二 最近,许多中国人成了韩剧《来自星星的你》的忠实粉丝,持续了几年的韩剧热,给我国的文化市场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影响。针对韩剧热播的现象,引发了人们的热议,有人认为,韩剧热潮让我们的文化自尊受到了伤害;也有人认为,对于韩剧的热播我们不应一味排斥,更应该让我们的文化工作者去思考和反思,并不是高高坐在五星级宾馆喝着咖啡就能写出一部好戏来的。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评析上述两种观点。
材料三 建设文化强国,必须坚持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说明引导广大人民群众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义。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辩证认识和运用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 新型思维方法 文化的继承与发展 科学发展观 实现人生价值 文化创新的途径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材料一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在推行创新型国家战略中,企业担当重任,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经国务院批准,第六届APEC中小企业技术交流暨展览会于2010年6月30日至7月3日在福州举行。新产品、新技术、低碳、节能、环保产品成为展示主体。
材料二2010年5月21日,比亚迪荣膺美国财经杂志《商业周刊》评选的“2010年全球IT企业100强”冠军头衔。这是中国企业首次获此殊荣。从“电池大王”到中国汽车自主品牌阵营中最大的黑马,再到发展电动汽车,比亚迪的每一步发展都受到关注。比亚迪一直坚持“技术为王,创新为本”的企业发展理念,用新技术开拓全新市场,用创新改变传统格局。2008年,比亚迪以“新能源”概念,吸引巴菲特入股,大大提升了企业品牌知名度。同时,比亚迪独创了“垂直整合”模式,将供应链的一个个环节进行分解,在企业内部生产绝大部分零部件,打通自上而下的环节后,比亚迪可以实现产业链内的自我供给。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请运用有关“企业”的知识,说明企业成为创新主体的原因。
(2)结合材料四,运用所学经济学知识,说明企业应如何走向成功?

(共32分)2010年10月15日至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北京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在此次会议上,“包容性增长”成为主旋律之一。会议认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应该坚持发展经济,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高经济发展质量,增加社会财富,不断为全体人民逐步过上富裕生活创造物质基础;坚持社会公平正义,着力促进人人平等获得发展机会,逐步建立以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分配公平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公平保障体系,不断消除人民参与经济发展、分享经济发展成果方面的障碍;坚持以人为本,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做到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十二五”规划与此前的规划相比,最大不同在于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富民强”,“十二五”规划则强调“民富国强”。从“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
阅读上述材料,回答以下问题:
(1)结合材料,概括什么是“包容性增长”?
(2)根据所学政治学知识回答,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要召开十七届五中全会提出“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
(3)由“国富民强”到“民富国强”的转变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什么样的发展观?请写出其科学内涵。
(4)根据所学经济学“效率与公平”关系的知识,谈谈如何实现“民富”?

材料一 2001年日本前首相小泉坚持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引起东亚国家强烈愤慨和严厉谴责,中日关系跌至1972年复交以来的最低点。2006年9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改善对华关系。对中国进行了“破冰之旅”。 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对日本的“融冰之旅”、12月日本新首相福田康夫对中国的“迎春之旅”、2008年5胡锦涛主席对日本的“暖春之旅”,中日关系迎来了新的机遇期。
材料二在2010年9月7日,随着日本军方在钓鱼岛扣押中国渔船,中日关系在2010年的秋天再度降至冰点以下。在钓鱼岛事件中,中国政府表现了不可妥协的态度,采取了一系列的外交和强硬的物理反制措施。
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我国政府为什么在钓鱼岛问题上不可妥协?
(2)中日关系的曲折变化说明了什么?依据我国的外交政策,你认为应怎样处理当前复杂的中日关系?

国内一些电影制片方或发行方,为了追求影片的市场效益,吸引更多观众花钱买票进电影院,人为夸大票房或有意提高影片市场预期。针对虚报票房这一问题,目前还没有行政措施对其进行管理,更多地依赖于制片方的道德自律。
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明虚报票房问题产生的原因。
(2)就如何消除虚报票房问题谈谈你的想法。

材料一 2001年日本前首相小泉坚持参拜供奉有甲级战犯的靖国神社,引起东亚国家强烈愤慨和严厉谴责,中日关系跌至1972年复交以来的最低点。2006年9月日本首相安倍晋三,改善对华关系。对中国进行了“破冰之旅”。2007年4月温家宝总理对日本的“融冰之旅”,12月日本新首相福田康夫对中国的“迎春之旅”.2008年5月胡锦涛主席对日本的“暖春之旅”,中日关系迎来了新的机遇期。
材料二在2010年9月7日,随着日本军方在钓鱼岛扣押中国渔船,中日关系在2010年的秋天再度降至冰点以下。在钓鱼岛事件中,中国政府表现了不可妥协的态度,采取了一系列的外交和强硬的反制措施。
运用所学的政治生活知识回答:
(1)我国政府为什么在钓鱼岛问题上不可妥协?
(2)中日关系的曲折变化说明了什么?依据我国的外交政策,你认为应怎样处理当前复杂的中日关系?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