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在创新中不断发展,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也必将在创新中逐步实现。观看以下图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图一 小岗村农民立下的生死状 图二 邓小平为深圳特区题词
图三 新时期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
图四 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的挂牌仪式
(1)以上图片反映了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哪些创新性成就?
(2)据图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说明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
(3)图三和图四是城市改革的两个不同时期的成果之一。选择城市改革的一个时期指出其改革的主要内容。
近代以来,面对“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国的仁人志士们为实现强国之梦不断汲取先进思想,不断探索民族复兴之路。看图,结合所学知识,请回答:
(1)图一著作的作者是谁?他编写这本书的目的是什么?后来哪一派别最先实践了这一主张?
(2)图二是谁的译著?传播了哪些进步观点?
(3)在图三(同盟会的机关刊物)的发刊词中,孙中山将同盟会的十六字革命纲领阐发为什么?以其为指导思想的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什么?
(4)以图四为主要阵地的思想解放运动高举哪两面大旗?
近代中国经历了从“师夷长技”到变法维新的探索,人们发现温和的改良无法从根本上改变旧制度。于是,人们发动革命,推翻旧王朝,建立了共和国。接着,高举民主、科学大旗,吹响了思想解放的号角。这是普遍的规律。请按照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构建知识结构是我们学习历史的一项基本技能。下面是某同学根据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绘制的示意图。
(1)请帮该同学分别补充A、B、C、D四个历史事件。
(2)B和C事件分别主张实行什么政治体制?
(3)通过近代仁人志士探索近代化的历程,概括出他们探索近代化历程的特点。
“由于中国人民闭关自守,骄傲自满,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使他们受到巨大的刺激,在这些战争中所遭到的耻辱性失败,迫使中国人打开大门,结束他们对西方的屈尊态度,重新评价自己的传统文明。其结果是入侵和反入侵的连锁反应……”
——《全球通史》
(1)你认为材料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指的是哪三次战争?
(2)对文中所说的“19世纪的三次灾难性战争”中国人民“反侵略”的斗争有哪些?(请举三例)
(3)“三次灾难性战争”过后,西方列强瓜分中国,在20世纪初又发动了哪次大规模侵略战争?
(4)针对列强的入侵和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你有什么感想和看法?
列举被列入863计划的高科技领域:
阅读下列表格
材料一 20世纪末,人类进入高度的信息化时代,下表是中国近10年来上网人数统计数据
年代 |
上网人数 |
1997 |
62万 |
2001 |
2250万 |
2003 |
6800万 |
2005 |
1.03亿 |
材料二 《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部分内容
要善于网上学习,不浏览不良信息 要诚实友好交流,不侮辱欺诈他人 要增强自护意识,不随意约会网友 要维护网络安全,不破坏网络秩序 要有益身心健康,不沉溺虚拟时空 |
请回答:
(1)由材料一中的数据你能看出互联网在中国发展的趋势吗?
(2)作为在校学生,你认为必须要遵守《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所规定的哪几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