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hen in Rome,do as Romans do.”是古代西方的一句俗语,中文一般翻译为“入乡随俗”。从这一俗语的最初来源来看,语境中的“do”最有可能是指( )
| A.信奉天主教 | B.尊重各国风俗 |
| C.为荣誉而战 | D.遵守法律制度 |
1919年英国《泰晤士报》曾刊登标题文章——“科学革命”,
两个副标题是“宇宙新理论”、“牛顿观念的破产”。具有“科学革命”意义的理念是
| A.日心说 | B.量子论 | C.相对论 | D.经典力学 |
18世纪末19世纪初西方某文学流派“以艺术的方式描摹了这一特定时代人的激荡、亢奋而敏感、纤弱的心灵世界,展现了有着强烈个性扩张欲望的自我”。其创作风格是( )
| A.浪漫主义 | B.现实主义 | C.古典主义 | D.理性主义 |
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①使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③航线经过地中海 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浪潮汹涌澎湃,蔚为壮观。它与前两次技术革命相比,既有不同的特点,又呈现出新的发展趋势。这具体表现为( )
| A.新的技术和发明超出一国范围 | B.科学和技术之间开始走向结合 |
| C.学科越来越少且分工越来越细 | D.科学研究朝着综合性方向发展 |
1912年4月,“泰坦尼克”号客轮在从英国到美国的首航中不幸沉没。某历史兴趣小组搜集了该客轮的背景材料,其中符合史实的是( )
①使用电灯照明 ②豪华客舱配备电视 ③航线经过地中海 ④用无线电报与外界联络
|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