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学者认为:“东德解体的主要根源在于当其面临1970年代世界经济的结构性危机(石油危机、高失业率与通货膨胀、以美元为基准货币的固定汇率制度的失调等)时,试图通过国有化与中央集权等传统方式来化解危机,最终却因此而失败造成的。在他看来,东德解体的根本原因在于国际条件,国内条件不过是一个影响外部环境的次级因素。”该论点的合理性体现在
| A.否定国有化和中央集权体制 | B.从经济层面分析政治体制的缺陷 |
| C.强调外部环境对发展模式的决定作用 | D.从全球化的角度分析东德体制的失败 |
某学者在评价中国17、18世纪时的科技时强调:“在中国,技术的发展跟不上科学的发展,它在原地踏步。出现这种状况的一个主要原因无疑是中国的□□□,不必发明机器来节省人力。它是由地方性的人口过剩产生的贫穷的永久性受害者。”根据该学者的观点,你认为空格部分最合适的内容应该是
| A.小农经济自给自足 | B.人力资源太过丰富 |
| C.专治体制腐朽僵化 | D.商业发展缓慢迟滞 |
布罗代尔在《文明史纲》中提到:“计划经济是一门不仅为更早时期苏联的经验展现出来,而且为当代资本主义本身证明的艺术”。对这句话最准确的理解是
| A.计划经济体制并不是社会主义国家所独有 |
| B.计划经济体制是各国经济改革的必然选择 |
| C.计划经济体制曾在苏联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
| D.政府干预经济的手段曾经并正在发挥作用 |
一位传教士将他描述为“一个彻头彻尾的中国人”。对他来说,“没有一个国家比得上中国,没有人比得上中国人,也没有宗教比得上儒家。虽然他创办了许多的现代化事业,但他从不提倡改变中国的政治制度和道德教化。”这位传教士所描述的“他”应该是
| A.林则徐 | B.洪秀全 | C.张之洞 | D.郑观应 |
对图反映的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 A.揭示教皇的荒淫无度 |
| B.促进人们的思想解放 |
| C.应出自天主教会之手 |
| D.揭露人性的虚伪贪婪 |
“苏联变脸快、美国封锁严、领袖压力大、百姓生活苦”。此情况应发生在中国
| A.20世纪40年代末50年代初 | B.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 |
| C.20世纪60年代末70年代初 | D.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