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十四大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确定什么样的目标模式,是关系整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的一个重大问题。”为此提出的经济体制改革目标是( )
| A.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B.政企分开、扩大企业自主权 |
| C.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 D.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
1984年,国家规定村民选举制度。这一规定
| A.开辟了直接选拔政府管理人员的有效途径 |
| B.使农民拥有了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
| C.体现了民主的广泛性 |
| D.是我国政府组成的重大改革 |
1950年除夕,上海《新民报》报道:“毛主席和斯大林元帅给我们带来了过年礼物,叫我们全国人民在大年夜欢欢喜喜高高兴兴。”文中的“礼物”是
| A.苏联宣布与新中国建立外交关系 | B.签订《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 |
| C.苏联支持中国抗美援朝 | D.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
德国驻华公使哈豪森向首相柏特曼的一件呈文中称:“在英国的对华商业中心,扬子江区域内,日本是英国最尖锐的竞争者。……这个矛盾可能因中国变乱更为显著。但是,只要英、日同盟要求在新中国有一个决定性的作用,共同利益将促使其他列强一致行动”。这里的“新中国”是指
| A.清政府 | B.太平天国政权 | C.中华民国 | D.南京汪伪政权 |
历史学
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说,西方人曾经在中国的一些城市中建立了“自主独立的城市国家”,西方列强获得这些特权的最初形式是
| A.占为殖民地 | B.设立租界 | C.建立伪政府 | D.划分势力范围 |
梁启超说:“他的政治理想,从近日青年眼光看去,虽平平无奇,但三百年前有这等议论,不能不算人类文化之一高贵产品。”他评价的是
| A.董仲舒的《春秋繁露》 | B.朱熹的《四书章句集注》 |
| C.李贽的《焚书》 | D.黄宗羲的《明夷待访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