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某生物兴趣小组开展探究实验,课题是:“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与时间的变化关系”。
实验材料、用具:
菌种和无菌培养液、试管、血球计数板(2mm×2mm方格)、滴管、显微镜等。
酵母菌的显微计数方法:
①血球计数板:是带有微小方格刻度的玻璃片,用于在显微镜下对微生物的计数。
②将含有酵母菌的培养液滴在计数板上,计数一个小方格内的酵母菌数量,再以此为根据,估算试管中酵母菌总数。连续观察7天,并记录每天的数值。
(1)根据所学知识,该课题的实验假设是:开始一段时间酵母菌呈“J”型增长,随着时间的推移,由于      ,酵母菌呈“S”型增长。
(2)本实验没有另设置对照实验,原因是       。为提高实验的准确性,实验时应进行    
(3)在吸取培养液计数前,要轻轻振荡几次试管目的是    。如果一个小方格内酵母菌过多,难以数清,应当采取的措施是         
(4)请你设计表格处理实验数据:
(5)在该实验的基础上,根据你对影响酵母菌种群生长的因素的推测,进一步确定一个探究实验的课题: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探究将有油渍、汗渍、血渍的衣物洗净的办法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番茄的抗病(R)对感病(r)为显性,高秆(D)对矮秆(d)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为获得纯合高秆抗病番茄植株,研究人员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法。

(1)若过程①的F1自交3代,产生的后代中纯合抗病植株占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②,若只考虑F1中分别位于n对同源染色体上的n对等位基因,则利用其花药离体培育成的单倍体幼苗的基因型,在理论上应有________种;若单倍体幼苗通过加倍后获得M株番茄,通过筛选得到的高秆抗病植株的基因型为_______,约有____________株。
(3)过程③由导入抗病基因的叶肉细胞培养成转基因植株需要利用_________ _技术。
(4)过程④“航天育种”方法中主要的变异类型是_______。卫星搭载的种子应当选用刚萌发的而非休眠的种子,原因是______________ _____

下图为甲病(A—a)和乙病(B—b)的遗传系谱图,且甲乙两种遗传病至少有一种是伴性遗传病,请回答下列问题:

(1)乙病为染色体遗传病,是由(显性/隐性)致病基因控制的。
(2)Ⅱ一5为纯合体的概率是,Ⅱ一6的基因型为,Ⅲ一13的致病基因来自于
(3)假如Ⅲ一10和Ⅲ一13结婚,生育的孩子患甲病的概率是,只患乙病的概率是
(4)如果Ⅰ-1患有神经性肌肉衰弱,控制该病的基因位于线粒体上,则在Ⅲ代中可能患有该病的个体为(填序号)。

下图(一)为高等绿色植物叶肉细胞中的部分代谢示意图;图(二)为不同光照强度下,测定该绿色植物对CO2的吸收速率(ml/h)并绘制成的相应曲线。请据图回答问题。

(1)若要d过程也不发生,则对该细胞处理的方法是__________。
(2)若光照强度处于图(二)的C点时,图(一)中不应存在的箭头是
(3)已知该植物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最适温度分别为25℃和30℃,图(二)曲线表示该植物在25℃时光合作用强度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若将温度提高到的30℃(原光照强度和CO2浓度不变),理论上图中B点应  (填“左移”、“右移”或“不动”)。
(4)在4 klx光照条件下,该植物2小时内可利用CO2ml。当植物从光照强度4klx突然降至0,则光合作用过程中五碳化合物含量的变化是
(5)细胞作为一个基本的生命系统,需要外界的能量供应。从能量输入叶肉细胞到能被生命活动所直接利用,其能量转移的具体途径是:(用文字和箭头表示) ________________

根据右图不完整的呼吸作用示意图,解答下列问题:

(1)右图方格内的物质名称是
(2)从图中选择有关的字母填在题中的括号内:
①有氧呼吸的途径是
②其中产能最多的是阶段。
③产[H]的阶段是
(3)图中A发生的场所是
E表示的物质是

右图表示植物不同器官对生长素的反应,请据图回答:

(1)促进茎生长的生长素最适浓度是    mol/L,此浓度对根的生长的效应是    
(2)A点所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芽生长的效应分别是    
(3)B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茎生长的效应是    
(4)从图中分析,根、芽、茎对生长素浓度的敏感性有差异,三者敏感程度依次增强,按顺序是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