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回答后面题目。(4 分)
不见
杜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①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②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释】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初期,杜甫此时辗转得悉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
感而作。①世人:指统治集团的人。②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结合具体诗句,分析诗中李白的形象。(2 分)
阅读全诗,品析作者在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2 分)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郑谷的《淮上与友人别》一诗,完成第后面小题。(6分)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注】①淮:扬州。②扬子江:长江在江苏镇江、扬州一带的干流,古称扬子江。③风笛:风中传来的笛声。④离亭:驿亭。亭是古代路旁供人休息的地方,人们常在此送别,所以称为“离亭”。⑤潇湘:指今湖南一带。⑥秦:指当时的都城长安。在今陕西境内。
最能体现全诗情感基调的词语是________,与友人握别后各奔前程的诗句是__ _
诗歌的第三句,写“风笛”和“离亭”有何作用?
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A.这首诗歌的第一句交代了与友人分别的时间和地点。
B.那依依袅袅的柳丝,蒙蒙渺渺的杨花唤起了诗人一层层浪迹天涯、不堪羁旅的愁思。
C.“愁杀”二字,将友人间依依惜别的思绪刻画到了极致。
D.从“君向潇湘我向秦”一句可以看出这是一首送别诗。

阅读杜甫的《春望》,回答后面问题。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对该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A.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含蓄蕴藉,耐人寻味。
B.诗题中的“望”一方面是看到“国破山河在”的惨景,另一方面是对亲人团聚的守望和期待。
C.这首诗的颔联借对花鸟的感觉,将诗人抑制不住的感伤之情表达得淋漓尽致。
D.这首诗的颈联、尾联极力渲染诗人在战火连绵时期收到家书时的无比喜悦之情。

“城春草木深”中的“深”字很有表现力,历来为人称道,请说说它的表达作用。
诗人将眼前景和胸中情融为一体,谈谈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阅读宋朝杨万里《小池》一诗.
泉眼无声惜细流,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这首诗写了初夏的哪些景物?
第一、二两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阅读下面的一首词,回答问题.(共4分)
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去年天气旧亭台。夕阳西下几时回?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小园香径独徘徊。
作者在伤春惜时的同时,还抒发了什么情感?
“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是流传千古的名句,请简单赏析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回答后面小题。
天净沙 ·秋思
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
这首元曲的作者是____(人名)。
下列各句中,与“断肠人在天涯”所表达的思想感情不同的一项是:()

A.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 B.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C.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D.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简要分析“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一句的表达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