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自然灾害与防治}
读某区域自然灾害分布图,回答问题。

依据图中信息,推断图例甲、乙分别表示的地形类型,并说明甲、乙两类地区分别应采取的防灾减灾措施。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环境保护】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柴静在网络发布雾霾深度调查《穹顶之下》,引起人们对雾霾的广泛关注。2014年1月4日,国家首次将雾霾天气纳入2013年自然灾情进行通报。习近平在北京考察时指出:应对雾霾污染、改善空气质量的首要任务是控制PM2.5,尤其是秋冬季节,对雾霾天气的防治更要加强,采取有力措施要将雾霾天气的危害降到最低。
分析北京雾霾多发在秋冬季节的原因,说出防治雾霾的对策。

【自然灾害与防治】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冻雨是冰水混合物与温度低于0℃的物体碰撞立即冻结的降水,是我国冬季出现的一种灾害性天气。2015年1月29日,贵州遭遇今年首场大范围冻雨天气,20个县市出现冻雨和电线结冰。

分析贵阳冻雨形成过程。

【旅游地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云海,是指在一定的天气条件下形成的云层,并且云顶高度低于山顶高度,当人们在高山之巅俯首云层时,看到的是漫无边际的云,如临于大海之滨, 风起云涌。下图为2015年3月15日黄山云海景色。

说出黄山云海能体现旅游资源的哪些特性,并分析黄山云海的成因。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印加文明与玛雅文明、阿兹特克文明并称为"印第安三大古老文明"。古印加文明区域示意图(左图)和古印加文明梯田景观图(右图)

材料二印加文明是在南美洲西部、中安第斯山区发展起来的又一著名的印第安古代文明。该地地形崎岖,可作天然屏障。印加人从山顶到山脚开垦了无数的梯田,一直耕种至今。
(1)分析古印加文明源地分布于秘鲁山区的原因。
(2)比较a、b两处流水作用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3)简要分析古印加文明的农田以梯田为主,用石块垒成的原因。
(4)图中安第斯山区农民仍沿用原始的耕种方式,粮食不能自给,试分析该地区粮食生产存在的不利条件。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高山流石滩是高山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通常指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在山坡较平坦处形成的扇形岩屑坡。这里年均温在-4 ℃以下,最热月均温也在0 ℃以下,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植被稀少,多具有速生、叶片厚、根系发达等特点,多呈斑块状、簇状匍匐在地面零星分布,花色艳丽。
材料二流石滩景观图(下图)

(1)描述高山流石滩的形成过程。(6分)
(2)分析高山流石滩植被稀少的主要原因。(8分)
(3)分析流石滩上的植物是如何对抗恶劣的生存环境的。(8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