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高山流石滩是高山地区特有的生态系统,通常指高山冰川雪线以下、高山草甸以上的过渡地带,在山坡较平坦处形成的扇形岩屑坡。这里年均温在-4 ℃以下,最热月均温也在0 ℃以下,经常出现霜冻、雪雹和强风。植被稀少,多具有速生、叶片厚、根系发达等特点,多呈斑块状、簇状匍匐在地面零星分布,花色艳丽。
材料二 流石滩景观图(下图)
(1)描述高山流石滩的形成过程。(6分)
(2)分析高山流石滩植被稀少的主要原因。(8分)
(3)分析流石滩上的植物是如何对抗恶劣的生存环境的。(8分)
下图是某流域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1)该河流为;A城市以西铁路线的名称是。分析该城市发展钢铁工业生产的区位优势。
(2)该地区发展种植业的主要优势自然条件是什么?
(3)分析影响该地区农业生产发展的主要环境问题及其产生原因。
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建立自然保护区属于生态持续发展,“消除贫困”属于可持续发展的基本内涵中的( )
A.社会可持续发展 B.经济可持续发展
C.生态可持续发展 D.不属于任何一方
(2)A、B两图都体现了可持续发展思想。其中A图建立自然保护区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原则和原则。B图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____原则。
(3)要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生态持续发展是基础,经济持续发展是条件。但如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势必出现的后果是。
(4)我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面临的生存和发展的重大问题有哪些?作为公众一员,你在日常生活中应采取哪些行动,来践行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读我国某区域图及该区域内新城略图,回答下列问题。
(1)影响图中所示区域农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2)判断新城位于图中A、B、C的处。
(3)试从地理学的角度分析新城中甲、乙两居住区房价的差异及原因。
(4)该地中学地理兴趣小组为探究提高西瓜产量的途径,分两组进行实验种植,A组直接在田里种植,B组在田里覆盖一层砾石后种植。实验结果发现B组种植的西瓜单产高于A 组。请帮助他们解释其原因。
下图为甲、乙两地区的工业分布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从传统工业区和新工业区上看,甲为工业区,乙为工业区。
(2)影响甲类工业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有哪些?
(3)乙类工业区都是在丰富的煤和铁资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这类工业区目前普遍面临着哪些问题?
在不同的国家和不同的发展时期,城市化速度不尽相同。图甲显示的是1950年以后世界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之间的关系(图中城市化率即城市人口的比重);图乙是城市化进程的三个阶段。读下图,回答下列问题。
(1)1950年之后世界城市化水平与城市化速度之间的关系是。
(2)若a、b表示两种不同类型的国家,那么a很有可能表示的哪类国家?这类国家近期城市化处于图乙中的哪个阶段?
(3)从城市化水平来看,b类国家目前城市化的特点及出现的问题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