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径流系数就是某一时期的径流量(mm)与这一时期的降水量(mm)之比(用百分率来表示),它能反映一个地区降水量有多少转变成径流补给河流,有多少被蒸发或下渗。下表是我国部分地区的径流系数。分析表中数据,完成下列问题。

地 区
径流系数
地区
径流系数
南岭地区
>60%
天山地区
20%~60%
华北地区
<30%
江淮地区
30%~40%
三江源
<40%
成都平原
<40%
浙江丘陵
>60%
藏北高原
<30%
云贵高原
>40%
西北地区
(除天山地区)
<5%

表中所列地区降水量被蒸发或下渗较多的是(   )

A.南岭地区、华北地区、云贵高原
B.华北地区、西北地区、藏北高原
C.南岭地区、浙江丘陵、云贵高原
D.成都平原、浙江丘陵、三江源

调查发现南岭地区径流系数有增大的趋势,该现象可能会导致(   )

A.地表的侵蚀作用加强 B.地下水资源丰富
C.河流年径流量减少 D.河流水位季节变化减小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主要的环境污染问题 可再生资源的保护、合理利用的成功经验 三类岩石的相互转化和地壳物质循环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汉书·五行志》记载:“西汉河平元年(公元前28年)……三月乙未,日出黄,有黑气大如钱,居日中央。”读太阳外部结构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太阳的外部大气层E、F、G分别代表

A.色球层、光球层、日冕层
B.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C.日冕层、光球层、色球层
D.光球层、日冕层、色球层

关于太阳活动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太阳黑子和耀斑都出现在色球层上②太阳活动的平均周期大约是11年 ③太阳活动增强与否,对地球无大的影响 ④耀斑爆发时间短,释放的能量巨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位于赤道及以北地区,甲与乙,丙与丁同纬度,甲与丙,乙与丁同经度,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甲地较丁地地转偏向力较小
B.自甲到乙走最短的距离,其方向是:先东南后东北
C.乙地较丙地线速度大
D.甲、乙较丙、丁昼长年变化大

若甲、乙的线速度为丙、丁线速度的一半,且丁地全年昼夜等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若甲地位于大陆西岸,则甲地较丙地降水量丰富
B.若甲、乙经度差为60°,则丙、丁两地间的最短距离约为6660千米
C.甲、乙两地每年各有一天为极昼或极夜
D.若甲、乙位于欧亚大陆上,则乙地一定是亚寒带针叶林景观

若某日甲、丁同时日出,则

A.此时巴西高原一定草类茂盛
B.澳大利亚西南地区珀斯此时期最为炎热干燥
C.长江中下游地区正好处于伏旱季节
D.西北太平洋沿岸地区可能受到台风影响

就读于我国某大学的李同学,于某日日出时刻早晨7:30 (地方时)走进学校大门时,发现自己的影子落在正前方。据此,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李同学最有可能走进的大门是

A.甲 B.乙 C.丙 D.丁

该日可能为

A.1月20日 B.3月20日
C.5月20日 D.7月20日

我国某一著名风景区内,可目睹到难得一见的奇观——“卧佛含丹”,极具有待开发的旅游价值,最佳观赏时间是每年的9月15日至18日。在此期间,一位当地的旅游服务人员于6时15分(北京时间)看到日出,经过一天的忙碌工作,在返回行程的竹筏上目睹到这一天象奇观(如下图),并且发现太阳余晖下自己的身影正好与顺水自流的竹筏垂直,此时手表上的时间(北京时间)显示为18时45分。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的河流流向大致为:

A.南—北 B.西北—东南
C.西南—东北 D.东—西

理论上,还有个时间段也能出现“卧佛含丹”奇观。这个时间段是:

A.3月26日---3月29日 B.3月15日---3月18日
C.9月28日---10月1日 D.4月13日---4月16日

下图左图为乌鲁木齐河6~8月径流模数和年径流模数随海拔高度变化图(径流模数是指单位流域面积上单位时间所产生的径流量),右图表示该流域气温和某植物含水量及生命活动日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下列关于乌鲁木齐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曲线M2表示的是年径流模数
B.红五月桥处河流径流量比青年渠处大
C.乌鲁木齐河径流量季节变化大,日变化大
D.越向河流上游,径流模数年内变化越大

下列时间、地点组合与右图信息最相符的是

A.1月—乌拉泊 B.4月—青年渠
C.7月—英雄桥 D.10月—红五月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