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习近平同志强调"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为追求民族独立、国家统一和富民强国,历代中国人进行了艰苦的努力和奋斗。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民族独立梦】
材料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28 年艰苦卓绝的英勇斗争,终于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反动统治,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赢得了民族独立。
-----摘编自《中国共产党历史》 第一卷
1.请写出材料一中"28 年艰苦卓绝英勇斗争"的起止时间。
2.请简答"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历史意义。
【国家统一梦】
材料二

3.材料二中三个地区自古就是中国的领土,历史上曾被列强所侵占。其中,图一、图二两个地区在20世纪末顺利回归祖国。你认为中国能成功收回这两个地区的两个主要因素是什么?
4. 图三所示地区在中国近代史上曾发生过两次变故: 1895年被日本窃据,抗日战争胜利后重归中国版图;1949年国民党当局溃逃台湾,造成了至今祖国没有完成统一的局面。这两次变故在本质上有什么区别?请简要分析目前影响台湾与大陆实现和平统一的主要因素。
【富民强国梦】
材料三 三十余年来,从"民以食为天"的温饱阶 段,到"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再到中国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实体,一条创富之路拾级而上。……于当前的中国人而言,富足之梦,是由温饱向富裕的转变,更是由 "一部分人先富裕起来"向全民共富的质跃,称之为当代中国人最为现实的中国梦,实为客观之论。
------2014年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
5.李克强总理提到的"一条创富之路"指的是什么道路?开始于哪一年?
6."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有梦想,有奋斗,才会有出彩的人生。请联系实际谈谈如何让自己的人生出彩?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难
知识点: 新中国成立 中国的改革开放和苏联改革的区别 中日建交 欧盟的成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两年来,南海问题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黄岩岛事件更是引人注目。当我们沿着历史的轨迹追寻国家兴衰之道时,就会深深感到正是海洋主宰着一个民族的盛衰荣辱。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8分)
材料一:1500年前后,世界终于冲破茫茫大海的阻隔,开始连成一个整体,海洋时代就此开启,然而中国,自郑和死后,中国人的身影就在海洋上消失了。从此,海洋带给中国人的不再是友谊和荣耀,而是噩梦的代名词,骨肉的离散与悲欢。
(1)海洋时代到来后,西方国家纷纷而来,他们踢我国门,抢我财富,割我领土,尽显强盗本质!请说说割占澳门和香港的分别是哪两个国家?(2分)港澳回归得益于哪一科学构想?(1分)
材料二:日益严重的海防危机,让当时的中国意识到海军建设的重要性,于是近代意义上的中国水师(海军)诞生了,然而,随着北洋水师的全军覆没,中国水师不仅输给了日本,同时再次导致骨肉分离。
(2)“北洋水师全军覆没,中国水师输给了日本”指什么事件?(1分)再次分离的骨肉指宝岛台湾,日本是通过什么条约割占的?(1分)台湾又是在什么事件之后回归祖国的?(1分)
材料三:2011年11月17日奥巴马在演讲中声称美国重新致力于亚太事务的广阔愿景: “我们在该地区永久的利益要求我们在该地区永久存在。” “美国是太平洋国家,我们要在这里呆下去。”紧接着美国高调出席东盟峰会,与中国周边国家频繁军演,插手中国南海事务,妄图使南海问题复杂化。其狼子野心与上世纪如出一辙。
(3)纵观历史,为实现其称霸的野心,一战以后,美国精心导演了一次会议对亚太地区作出了“安排”,请问这次会议上美国是怎样攫取在中国的特权的?(1分)
(4)综合三个材料和现实,请你说说中国应该怎样应对南海问题?(1分)

对统治者来说,顺应历史潮流,因时而变是明智之举。阅读下列材料:(7分)
材料一:有学者认为:当中国和日本都出现了严重的民族危机后,同样是30年,日本人用30年的时间成为东亚第一强国,中国人用30年的时间证明了必须改变国家制度。
材料二:中国的封建统治者是绝不肯放弃点滴权力的,他们远没有英国的统治者那样明智,总是从不知道妥协,因而丧失掉了许多历史的机遇。
——雷颐《被延误的现代化)》
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年,在世界的东方,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解放了思想的中国人焕发出蓬勃的创造力,书写了一个时代最为传奇的一页。
请回答:
——电视片《复兴之路》解说词
(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说说“同样是30年”时间,中国和日本各自发生了什么重大历史事件?(2分)
(2)根据材料二,英国的统治者善于“妥协”(保留统而不治的君主)的结果是什么?20世纪初的哪一事件使中国的封建统治者失去了权力?(2分)
(3)材料三“20世纪的最后20年,中国进行了一场卓有成效的社会变革”开始于哪一事件?从此中国走上了什么正确的建设道路?(2分)
(4)从上述材料中你得到哪些启示?(1分)

中国近现代外交折射出中国国际地位的变化。(8分)
材料一:17世纪后期至18世纪末,是中国清代的鼎盛时期,史称“康乾盛世”。那个时期,中国的工业产量居世界前列。但正是这个时候,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近代资产阶级革命和产业革命,而中国当时的统治者对这一历史性大变革茫然不知。
——温家宝在新加坡国立大学的演讲
请回答:
(1)“欧洲诸国先后开始了产业革命,”指什么?材料一中中国对“历史性大变革茫然不知”的主要原因是什么?(2分)
材料二:20世纪50年代,新中国积极同邻近国家和新兴独立国家发展友好关系,参加了一系列外交活动并产生了积极的影响,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有了“中国的声音”。
——摘自人教版中国历史教师教学用书
(2)20世纪50年代,国际政治舞台上的“中国声音”主要指什么?(2分)
材料三:如图,40年的历史告诉我们,中美关系健康稳定发展对两国至关重要,对亚太地区乃至世界的和平、稳定、繁荣至关重要,宽广的太平洋两岸有足够空间容纳中美两个大国。
——2012年2月习近平接受美媒采访

(3)40年前推动中美关系改善的重大事件是什么?(1分) 结合所学知识,请举一例说明中美两国在亚太这个宽广的舞台上合作促进世界和平的事例。(1分)
(4)结合材料三,你认为中美两国关系健康稳定的发展有什么意义?(1分)
(5)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的原因有哪些?(1分)

中国是文明古国,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影响深远。根据相关知识完成下列任务。(7分)
【图示解析】如图
丝绸之路,无论是陆路,还是海路,都是中国开放沟通、拥抱世界的证明。

(1)上图中①②处是陆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和终点,应填写的地点是分别是①___________②。(2分)
【图片赏析】如图,中国古代有许多举世闻名的创造,享誉世界。

(2)以上发明中为新航路开辟提供了有利的航海技术条件的是(填写字母)?(1分)
【史料分析】
材料一:宋代习惯上把外国人称为“蕃客”,在一些重要港口开设“蕃市”、“蕃坊”和“蕃学”,并设置管理对外贸易的机构。
材料二:如图

(3)根据材料一和所学知识,概括分析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主要原因是什么?(1分)
(4)材料二反映了明朝中外关系史中的一件重大历史事件,这一事件有何意义?(2分)
【历史感悟】
(5)综合以上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请你从中国文化对世界的影响这个角度谈谈体会。(1分)

中国古代的经济中心长期以来一直居于北方,但随着各种条件的变化,南方的经济逐渐赶上并超过北方,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 中国经济重心南移到哪个朝代最后完成?
(2) 为什么从唐朝中晚期起南方的农业发展较快,并逐渐超过了北方?
(3)试述宋代南方商业繁荣的表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